Alexander Wang已經過了巔峰期
多年來,Alexander Wang T臺秀記錄共有多少英里?現場視頻展示了他的眾多T臺馬拉松時刻。作為為數不多會在走秀后大方亮相的設計師,Alexander Wang的標志性行為總會在時裝秀結束后現身,以熱情而充滿活力的形象發表總結,并大聲向長期支持者表達感謝。Wang走在這條長長的T臺道路上,個人品牌logo隨身相伴,這也讓人好奇,未來他還要跑多少英里才能實現更大的目標?
Alexander Wang最新一季時裝秀在紐約上演,這一次作品是他個人品牌十年來的總結。秀場發布后跟往常一樣引來大量的爭議,但是Alexander Wang仍然是美國時尚圈的寵兒之一,他的明星伙伴、妙趣橫生的T恤、精美的手袋和個性化街頭風格的設計依然霸占了幾乎時尚媒體的重要版面,也是時尚界津津樂道的話題。毫無疑問整場時裝秀就像是他個人意圖的說明會,他已經到達了令人目眩的高度,還能再創新巔峰嗎?
設計師Alexander Wang在談及其周年設計系列時說道:“它是個性化的,但同時也象征著人類種群的一部分”。關于該系列,他指出靈感來源于日常生活。不難看出,Alexander Wang的十周年慶時裝秀是一個簡單的回顧。Alexander Wang承認,他在做回顧,但通過這樣的做法,他可以深度挖掘女孩(最近更多是男孩)各種不同的時尚態度,從而打造更精準、跨流派的Wang氏部落。
Alexander Wang曾在時裝秀后臺說道:"這個季度我們常會思考,什么是創新?現代的感覺是怎樣的?所以這是一次拒絕創新的嘗試。我們周遭的一切就是現代時尚的感覺所在。日常平凡的一切就是靈感的源泉。我們決定回過頭看。讓我們重新找回那些曾經給予我們啟發的女孩們。這并沒有高尚的概念,沒有統一的主題。它不僅與單一個體有關,同時還是整個人類種族的一部分。我想找到能讓我激動的服裝,把畫布和女模特們帶到日常生活中。”
這幅畫布無疑是巨大的,它以循環播放的視頻屏幕為背景,但你仍然可以挑選出Alexander Wang不同風格的設計作品,從運動風到低調性感風等,這些風格拼接到一起,成就了他平凡的傳奇。我們完全可以復興2014年的熱詞,不如稱其為“WangCore”(Wang氏核心價值)?
在現場有一個50英尺長的屏幕上循環播放的視頻,揭示了Alexander Wang過去十年內在T臺上的歷史,年復一年,他從短發嬰兒肥造型,只會展示單調T恤的時期,成長為長發造型(依然嬰兒肥),馬不停蹄地籌備各種風格時裝展的大師。影片中還展示了他所有的活動、那些彰顯著雄心壯志的現場裝潢、設計師的繆斯女神、風光的派對和品牌背后曾發生的爭端。它給人的感覺是,Alexander Wang一開始就喜歡將所有事情做大,所以你對這些太離譜的行為已是見怪不怪了。Alexander Wang的“街區風格”在當時是具有開創性的,由于他的服裝拒絕精良制作,轉而推崇一種令人難懂的風格。這種新鮮感幫助了Alexander Wang的迅速崛起,正如視頻中所顯示的一樣,他是一個很難效仿的時尚藍圖。
Alexander Wang時裝秀的規模從不節儉。我們總是會被推入捉摸不定的黑暗中、被雕塑裝飾矮化或被現場音樂敲擊地震耳欲聾。在我們心中,由于Alexander Wang近期已離開巴黎世家,這場時裝秀變得尤為重大。曾經腳踏兩只船的他將把注意力和全部精力投入到Alexander Wang這個品牌。而這場時裝秀也將“品牌”一詞強調地無比重要,從秀場上無處不在的透鏡狀邀請條形碼,到門店入口處的的標識,都在向徹夜狂歡的人群重復道,趕緊買上一兩件吧!Alexander Wang的故事是商業成功的核心,而他個人也從不避諱,整場時裝秀就像是他個人意圖的說明會。
Alexander Wang的才華,和同名品牌的成功無疑提升了當代時尚界對他的關注度。在經營兩個品牌的新一代年輕設計師中,他的地位居于前列。但有業界評論是這兩個品牌的作品并不酷,巴黎世家和Alexander Wang只是在順應時尚趨勢。紐約時報首席時尚評論家Venessa Friedman曾質疑王大仁是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師。
大家都熟知他有所謂的兩大成就,Venessa Friedman認為要成為時尚影響力人物,能力挽狂瀾也許是最基本的。第一件是接掌巴黎世家,但這是Fran?ois-Henri Pinault提攜而成的。當時他作為當代新人,并沒有能力獨立去開創這條道路;第二件是他與H&M的合作,這無疑是成功的,但很多其他設計師都曾與H&M成功合作過,成功的案例也很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