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手袋:市場營銷術的杰作
18世紀末,歐洲的婦女穿著半透明的不帶口袋的高腰裙,只好把貴重的物品放進袋中,那袋子被看做是現在手袋的前身。19世紀末時,縫紉和刺繡已經成為了一種日常活動,上流社會的女性把針線放進華麗的針線袋里。除此之外,身上帶任何其他東西都會被視為失禮:這就是為什么要帶上隨從的原因。
現代手袋在20世紀伴隨著女性參政的出現應運而生。手袋象征新型獨立,意味著隨心所欲地自由來去,離開家也無須告知任何人。很快手袋變成普通消費者的重要配飾。
IT手袋現象其實只產生了二十幾年,可以說年輕而有活力,是被奢侈品企業的市場營銷術一手創造的。90年代的時尚雜志里宣稱,如果你做不到每一季更新衣柜里的衣服,你可以通過一只新手袋來讓你看起來煥然一新。時裝公司把手袋推成前沿商品,讓它們成為越來越有煽動性的商業廣告中心。手袋成了一種令人迷醉的誘惑。
今天,在一個奢侈品牌的成功中,手袋成了如此重要的因素,以至于古馳(Gucci)集團將圣羅蘭2005年差強人意的銷售額歸咎于它幾季產品中沒有一只風行的手袋。而也是IT包,讓芬迪(Fendi)從一個俗里俗氣的老牌毛皮公司變成了一間頂級奢侈時尚品牌。
相關鏈接:
記者了解到,香奈兒并非唯一一家調價品牌。2014年,LVMH旗下的高端腕表品牌宇舶、真力時、豪雅先后挑起香港、內地同價的大旗,希望借價格優勢激活內地消費市場。此前,其內地腕表價格與香港價差在10%~20%之間。這似乎與奢侈品一貫的玩法不符,此前曾有消息稱部分奢侈品牌的廠商寧愿將有些破損的商品銷毀,也不愿意降價銷售,目的就是維持奢侈品的高端形象。在記者走訪中,多家精品店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我們從來不打折。”
據山東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研究消費者心理學的學者介紹,對于很多奢侈品的消費人群來說,標價并不重要,因為打折會給顧客一種品質方面的暗示,從而降低其品牌形象,影響消費者的購買欲望。而香奈兒此輪在歐洲與中國市場分別采取不同調價策略的原因,歐元持續貶值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中國內地市場銷售持續下降,而中國消費者大部分都在境外消費。
據財富品質統計的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消費者在本土的奢侈品消費額是250億美元,同比下降11%;中國奢侈品市場占全球奢侈品市場的比重,由2013年的13%跌到了11%。“Chanel香奈兒一直以來是奢侈品行業的風向標品牌,它的舉動也在釋放一個信號:國人不出國門也可以買到價位合理的奢侈品。”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周婷曾對媒體表示。
周婷表示,首先應該改變國人非理性消費的心理。根據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祥祺奢侈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內地奢侈品消費支出比例過大,西方國家奢侈品消費支出占收入的比例通常不超過4%,而中國這一百分比卻為約20%。中國當前尚處于奢侈品消費初級階段,屬炫耀消費。這也促使國外奢侈品公司進行“歧視性定價”,從而推高了奢侈品在中國的價格。此外,內銷政策不完善。雖然中國有大量加工貿易在內地制造,比如一些高檔服裝,但是按照現行政策,這些產品在中國加工以后必須出口,而不能在中國市場銷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