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白開始進軍校服市場
傳了幾個月,中國職業裝第一股喬治白要做校服的消息終于坐實了。在近日舉辦的第一場校服事業發布會現場,喬治白董事長池方燃和喬治白校服事業負責人張雄詳細地講解了校服事業的整體性戰略部署,包括品牌定位、市場策略、以及從合伙到股東的路徑等合作細節都對客戶進行了闡述。
對于這次喬治白把業務地圖擴展到校服領域的消息,投資界普遍表示看好,校服定制被看作是未來喬治業績增長的一大帶動點,總體量估計超過兩千億。在喬治白內部,招商部門甚至還打出了一個漂亮的旗號:拯救校服就是拯救青春!不過,筆者卻持謹慎樂觀的態度。想要在校服領域大干一場,恐怕還有幾大問題需要仔細琢磨。
校服和童裝、青少年運動休閑服飾市場完全是兩套不同的體系,社會上擁有渠道資源的經銷商、代理商運作好市場化的品牌,但這并不意味著在封閉的校服市場上,按傳統的“生意規則”出牌就能有好個的結果。校服定制生產相關的利益牽連太多,俗話說就是“水太深”。喬治白以城市為單位運營校服事業要面臨的困難可能遠比想象的要大。參與校服事業的合伙人在充分競爭的服裝生意圈內可能有一定的資源積累,但即便是通過喬治白原有的“公、檢、法”大客戶關系,合伙人在當地安全、順利地打入了教育系統,能不能以較低的代價成功拿到訂單,這還得打一個問號。
實際上,除了喬治白,國內知名的各大童裝企業早就在醞釀進軍校服市場。但從以往專門涉足校服領域的童裝品牌業務開展情況看,效果并不是非常好。在寧波當地,筆者熟悉的某個知名校服品牌經過多年運作終于占領了部分市場份額,老板一度試圖把業務范圍擴展到杭州地區的中小學校園,但經過多次嘗試,最終放棄。老板感慨:校服的水比我預想的要深得多。
國內的校服供應確實是非常大的一塊市場,但校服訂單的利潤實際上卻非常低。這也是過去很長一段時間來,校服長期沒有被市場化的服裝品牌進行開發的一大原因。雖然喬治白在資本市場上有職業裝第一股的美譽,在商務團體定制,“公、檢、法”等機關部門的制服生產方面有絕對的優勢,但校服定制市場的利潤遠不及上述品類的訂單。如果喬治白按照以往的“團購大客戶思維”運營校服事業,這個項目未必能走得順利。在現行的教育產業環境下,校服的價格不可能有多余的議價空間。對喬治白和準備參與校服事業的合伙人而言,如何在本來就已經微薄的訂單中尋求利潤點,這是一個需要智慧來解決的問題。
童裝質量安全向來是國內服裝市場的重災區,這還是質檢部門不定期對市場上的童裝品牌進行抽查的反饋。目前,國內生產的校服實際上并沒有權威的第三方檢測機構定期監控,大多都是企業自我抽查,校服的質量實際上并沒有一個可靠的保障。面對近年來頻發的“毒校服”事件,家長和學生更多的是短暫的抗議,最終監管部門也只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因為校服質量、校服安全等細節在各地的標準還存在差異,相關的國標安全條例也很缺乏。
按照喬治白的愿景,涉足校服領域的長遠目標是打造“中國校服第一品牌”,在這個目標訴求之下,校服的面料采購,加工品質,成衣質量管控等方面將面臨更高的要求。當然,這對學生而言是好事,但原本可以就近在加工型企業進行批量生產的校服卻要經歷更嚴的品控管理,在利潤原本微薄的情況下,這對企業而言卻是一個挑戰。
不可否認,目前國內各中小學生的校服有提升的剛性需求,但事實卻是眾口難調呀。通常情況下,各個地區的校服都是由當地教委和校方聯手進行“開發”,在服裝款式上,大多都會沿襲該校過去多年來的傳統校服樣式,根本談不上服裝元素的設計。以前因為校方壟斷,家長和學生對校服的不滿可以默默忍受,但現在不同了,無論是個性化教育的興起還是社會發展所帶來的審美進步,都要求校服在青少年的成長過程中,承載更多的熟悉和內涵,現在有知名服裝企業要來代勞,搞不好的話,企業在社交媒體上就得面對山呼海嘯的吐槽,老板面子事小,但上升到品牌口碑層面,那就“茲事體大”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