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鞋業借“網”尋路 100多家鞋企涉足電商
金洪青今年格外忙,特別是大東鞋廠發生火災之后。
作為溫嶺市鞋革業商會秘書長,他要往返于部門之間,獲悉鞋業的最新政策和動態;他要奔走于企業之間,了解企業的發展困難;他要穿梭于媒體之間,應付媒體關于溫嶺鞋業的關注眼光。
可以說,溫嶺鞋業的發展變遷和問題所在,金洪青了如指掌。
眼下,是網絡時代。
溫嶺鞋業又該如何抵消互聯網帶來的負面影響,將其轉換成推動力?
溫嶺的鞋企在思索,金洪青也在思考。
產業名片
溫嶺鞋業
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經過近四十年的發展,溫嶺制鞋業形成了以民營企業為主體,社會化合作、專業化分工為特征的產業發展格局,并已成為溫嶺市的支柱產業之一。
但溫嶺鞋業總體規模龐大而集中度不高,產量巨大但效益不理想,企業競爭無序,創新意識不濃,產業鏈偏短,人才和技術力量尤為欠缺,品牌意識淡薄,這些都已嚴重影響到溫嶺鞋業的發展和產業層次的提升。
今年年初,溫嶺大東鞋廠一場火災,更是讓混亂發展中的溫嶺制鞋業雪上加霜。
痛定思痛,痛改前非。
溫嶺制鞋業迎來大整頓。
截至2014年5月底,溫嶺制鞋企業從1.1萬家降至6053家,下降45%,從業工人減少10.5萬人。而到了6月底,溫嶺鞋業總家數為4351家,同比減少48%。
現狀
外銷市場萎縮,企業損失不小
前幾年,溫嶺鞋業革新了生產工藝和用料,品質整體提升,鞋業已形成中低價位、高品質區域品牌優勢。原先在東莞、晉江等地下單的國際大貿易公司悄然轉向溫嶺。
“那幾年,是溫嶺鞋業的好日子,企業上半年接訂單,下半年忙生產,一年就這樣忙過去了?!苯鸷榍嗾f,那時候溫嶺企業生產的鞋子都靠外銷,人力成本低廉,能賺到錢。
但是,中東,烏克蘭等國時局動蕩,去年上半年,溫嶺的鞋類出口開始下滑。據中國海關溫嶺辦事處數據顯示:去年1-6月份,鞋類出口總額為5.13億美元,同比下降3.94%;占溫嶺總出口額的28.5%。1月份溫嶺鞋類出口達1.19美元,是上半年最高峰,同比增加4.99%,而2月份鞋業下滑至0.45億美元,環比下降62.2%,同比下降41.2%。3月份開始復蘇,同比增幅轉正,但復蘇進程緩慢。
對于主攻中東,烏克蘭等市場的出口企業來說,去年無疑是最痛苦的一年。據石林鞋業介紹,該公司產品50%出口烏克蘭,去年上半年銷售量為70萬雙,同比減少2/3,再加上烏克蘭貨幣貶值嚴重,鞋價就是上調了30%,利潤仍然下降20%。上半年有一筆3000多萬的烏克蘭貨幣因來不及兌換,幾天時間就貶值1/3,光是匯率就損失了400多萬元人民幣。
成本居高,“刀片利潤”現象凸現
金洪青告訴記者,他關注到美國波士頓咨詢公司近期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中國制造的廉價“王位”已遭“罷黜”,中國制造業的實際生產成本已接近美國,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勞動力成本的與日俱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