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紡織電商峰會論壇 探討服裝電商之路
阿里巴巴的上市,讓電商再次備受關注。而服裝行業近些年作為電子商務領域占比最多的行業也出現井噴式的發展,其中2013年,我國服裝網購市場交易規模預計達4349億元。這樣樂觀的數據也讓服裝企業開始熱衷觸網,那么究竟,服裝企業該如何展開電商業務呢?
服裝紡織電商峰會論壇隆重舉行,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曹磊主任、馬克華菲電子商務總經理王丹,威富集團總監郭璐,辛巴達柔性供應鏈 CEO 李勇,阿里巴巴集團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游五洋這些大腕借助2014年大連服博會這個平臺,就電商與供應鏈話題進行觀點碰撞,電商與服裝企業的關系作了探討!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曹磊主任表示,服飾類商品已經成為網絡購物的第一大銷售商品,我國的電子商務因此已經步入成熟期。
目前已有95%的服裝企業已經轉型拓展電商業務,傳統企業轉型電商更是占所有新增電商比例的70%,可見電商的魅力,未來電商也將成傳統企業未來絕對的亮點。
馬克華菲電子商務總經理王丹認為,目前傳統服裝企業進軍電商,必須將五大“新”結合起來,即銷售渠道和品牌建設相結合;專供款、同步款、庫存三者同時進行;擁有能夠突破傳統營銷思維的電商人;既做大規模,又能將體驗融入,提升附加值。只有用全新的電商思維,傳統服裝企業才能來玩轉電商。
電子商務網絡零售爆發式增長,不僅僅將促使傳統服裝企業進駐線上那么簡單,更將督促紡織服裝企業的轉型升級,完成新的蛻變。
相關鏈接:
互聯網思維的風行以及消費者的生活方式與價值觀都發生著快速和多元變化,數字化、智能化和社交化已經成為常態,消費者希望通過動態、開放,尤其是連續的多渠道途徑,實現無障礙的不間斷購物。在這樣的變革下,企業需要轉向“全零售”商業模式,能夠重新聚焦于顧客預期,將其作為業務模式的基礎,把供應鏈、營銷和銷售及財務充分整合,而這種模式的的構建需要以下幾個方面:
客戶體驗至上:能夠提供給消費者真正的個性化服務和一體化的購物體驗。
激活大數據:零售商必須借助數字技術,從多個渠道獲取并積累關于消費者的準確數據,奠定無縫零售的基礎能力。
數字化供應鏈:從企業層面出發,與包括門店、供應商和其他合作伙伴在內的所有供應鏈節點方通力合作,通過應用數字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產品的庫存可見性、有貨率、收益率和交付速度。
績效衡量指標的變革:企業應從全局審視盈虧平衡,重新設計管理指標和激勵措施以推動銷售和提高盈利能力。
更大程度發揮實體店作用:實體店與線上渠道互相支持,使得有更多影響消費者、方便消費者的觸點,滿足消費者不間斷購物的需求。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