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水晶的時裝珠寶夢值得關注
每年熱愛珠寶、時裝的時髦人士都在等待施華洛世奇“World Jewelry Facets(環球時尚首飾匯展)”作品的新鮮出爐,就好像一口氣打開潘多拉魔盒,將關于美的秘密與希望一并釋放天下。繼首站亮相于拉斯維加斯之后,這場匯聚20多個國家70余位設計師200多件配飾杰作的盛會再次登陸上海(隨后將移師巴黎繼續舉辦)。與以往不同的是,2014年的“World Jewelry Facets”首次展出了來自中國、匈牙利、摩洛哥、俄羅斯、塞爾維亞和斯洛文尼亞的設計師作品,而意大利、美國和臺灣三地的設計師陣容也有所擴充。此外,展出的作品范圍亦增加了其他配飾類型,包括Karl Lagerfeld、Movado手表及Minetani太陽眼鏡。
其中來自巴黎的飾品設計師AlexandreZouari創作的迷人頭飾吸引了現場女觀眾的最多關注。他擁有的國際名流客戶從法國前第一夫人卡拉·布呂尼(Carla Bruni)、莎麗·貝希(Shirley Bassey)到已故影星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更是Vogue與l"Officiel等時裝雜志上的常客。AlexandreZouari的厲害之處在于他不僅將發飾設計提升到藝術化的審美層面,還涉足太陽鏡與絲巾設計并于2008年推出首個奢華發飾系列。作品不時亮相于愛馬仕、范思哲秀場上的AlexandreZouari將人們帶回了一個奢華、繁榮而富裕的時代:以巴比倫王朝為靈感,設計師采用施華洛世奇仿水晶石、串珠與珍珠創造出閃耀的巴比倫水晶發網。這款象征著財富與神秘的王冠形發網在意大利完成手工制造,其中夸張的梨形水晶滴為當代女性帶來了氣場強大的皇家風范。
另一位值得討論的設計師是“Octavia Yang”珠寶品牌的創始人Octavia Xiaozi Yang。她因把古老的中國文化納入到當代珠寶設計中而為大家所知。典雅與前衛并存的設想來源于設計師對裝飾藝術、當代藝術和亞洲文化的熱愛。 其中“Kou”系列中“Kou”是漢語中所說的“扣”:具體來說正是指傳統中用于系住東方衣物前襟的飾扣。該系列有意參考了旗袍上的第一顆紐扣,而這顆紐扣則象征著女性的最后一道防衛。紐扣之下,便深藏著女性內心的情感秘密。“Kou”系列項鏈通過將多彩的施華洛世奇仿水晶與含蓄的亞洲風格相結合,表達出極其豐富的審美內涵。同樣在“World Jewelry Facets”上展出的還有“細木工的經典”(Classic in Joinery)系列:它將孔雀尾羽的典雅與Octavia Xiaozi Yang代表性的細木工融合為一體。該系列作品深受到20世紀40年代巴黎和上海時尚的影響,成為時髦與魅力結合的珠寶單品。
再看由卡比亞(Kaabia)和薩莎·格雷瓦爾(Sasha Grewal)姐妹創立于2011年的珠寶品牌Outhouse珠寶,更能獲得本季關于時裝珠寶的諸多趨勢。其中卡比亞在完成美國寶石研究所的學習之后選擇成為當紅配飾設計師Edie Borgo的實習生。薩莎頗具戲劇色彩的波西米亞風格與卡比亞古怪緊張的情感結合在一起,共同創造出不合傳統、卻適于佩戴的時髦之作。她們的作品深得西耶娜·米勒(Sienna Miller)的喜愛并多次收錄于Vogue、Elle等時裝刊物中。其創造性的想法受到多元文化的激發,混合了當代、搖滾與急躁的元素并以印度豐富的制作工藝為支撐。其中 “萊昂德奧羅”(Leon D" Oro)系列是這對姐妹的處女作:帶有濃重部落色彩的風格與寶石裝飾藝術圖案優美結合。而“Outhouse”的靈感來源則包括古董車和收音機,甚至來自比安卡·賈格爾(Bianca Jagger)的迪斯科女歌唱家,它不斷反映著這對姐妹的心態變化。另一對耀眼的姐妹花設計師組合是Diana與Wendy de Vos。她們在1999年于荷蘭成立了品牌Bibi Bijoux。所有Bibi Bijoux的珠寶均為手工制作,以設計師環球旅行偶然發掘的裝飾品為靈感核心,獨創了一種 “時尚吉普賽”的生活方式。此外,她們還通過雜志、貿易展會、T臺秀、電視時尚頻道等多種渠道時刻關注著時尚世界的一舉一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