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一次性購買1278件衣服價值130萬元
“深圳一位女子一次性買下1278件時裝,價值130萬元”。羊城晚報記者在微信朋友圈里發現了這則短訊。此女子何方人物?故事是真是假?如此所為,是緩解壓力?是炫富?還是洗錢?抑或是商家營銷策略?
28日上午來到深圳金×華廣場某品牌女裝店,據稱這里是故事發生地。金×華廣場是深圳著名的高端品牌大賣場,發生故事的某品牌店據稱屬國內女裝一線品牌,該店當班店長經過請示,拒絕接受采訪,但對7月20日該事件的存在予以確認,店長評價該顧客的動機表示十分正常,店員表示金×華有銷售記錄可以查到。
此前的7月25日,記者電話采訪該店店員時,一女店員透露,該女顧客(以下簡稱“S女”)較為富有,是正常顧客,當天買貨是委托一位“馬仔”經辦。問及如何拿貨,該店員回答,是分期分批送貨上門。
28日,金×華商業有限公司市場企劃部副主任姚彬向記者確認,7月20日有顧客在該店一次性購買1278件時裝,據說是位30多歲比較富有的女性。
號稱“中國時尚界幕后推手”的尚流傳媒董事長柴婭則說:“這個事情確實聽說過,是真的,也在微信里看到那條長長的購物單。若說企業炒作,很難相信,因為這個牌子已經是一線品牌。”
深圳市服裝協會會長沈永芳在電話里對記者稱,沒有聽說這件事情。記者在網上沒有搜到相關新聞,朋友圈里也沒人瘋轉。據聞該店老板在事發后已嚴責員工,不得再向媒體及同行披露此事。
關于狂掃1278件衣服者為何有此不一般的舉動,業界眾說紛紜。
對于記者關于“出于何種目的”的提問,姚彬稱:“如果緩解壓力瘋狂購物,不至于在一個店,而是會到多個精品專賣店狂掃,這個(購1278件)像是在超市買白菜。所以,這不像是炫富。”
姚彬的同事林強池認為:若是洗錢,不會選擇這樣的大品牌,一定會選非常不知名的品牌。至于是否商家炒作,林強池說:“不太可能。該品牌屬國內一線女裝,銷售量可以,在金×華排前十名,不太會用這種方法,何況這個事對品牌也起不到什么宣傳作用。”
姚彬向記者透露:“據說這位女老板買衣服不是為了自己穿,是因為公司上半年業績不錯,為了獎勵員工,給員工提供福利。”
林強池則提出不同看法:“工裝一般是定制,這個牌子做工裝似乎有點奇怪。如果是獎勵,幾百號女員工面臨撞衫風險,更有可能的是,女老板送給外人。”
柴婭則認為:“如果是老板訂了衣服,送給女員工也可以理解,不一定是工裝制服,可以在公司特殊場合如慶典時穿啊。”對于該批時裝1000元一件的均價,柴婭說:“對這個牌子,我只能表示很便宜很便宜了,其他不好說。”
深圳私人定制服裝“穆焱定制”的總設計師穆焱態度很鮮明:“這太正常了,作為女性消費者完全可以理解。中產階級女性看到好的衣服,可能是一次買幾件,十幾件。非常有錢的人掃貨上千件,也就可以理解。”不過,穆焱坦陳,上千件同款各種顏色各種尺碼的衣服,一家專賣店里真可能不夠。
深圳另一位知名服裝設計師朱娜直接評價:“瘋了,比鐵桿粉絲還鐵啊!”
姚彬在對話中聯想到了顧客購買日期:7月19-20日,是金×華換季大促銷時間,滿2000元返利500元,這也許是顧客選擇如此狂掃的真正原因。據稱,金×華一年只有兩季做這樣的大促銷,冬季服裝價格較高,選擇夏季促銷時買是劃算的。姚彬認為,說是“S女”花130萬元買衣服,真正拿出來的錢應該沒那么多。按消費100萬現金,可以返25萬元購物券。所以“S女”選擇分批買,也是這個道理。姚彬透露,每年促銷季,金×華廣場也有服裝店搞類似促銷時遇到過豪客,但金額沒那么高,也就是幾十萬元。“做淘寶的人多了,可能有人聯合去團購,花100萬元返利25萬元,對那些做高端服裝的淘寶店主,很合適。”
姚彬和他的同事從事銷售7年,對于服裝店一次性銷售破千件記錄,他們直言:“這只能是很罕見的個案,且一定發生在促銷季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