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買進衣服更難的是清出它們
當我寫下這個題目的時候,我發現這是個千真萬確的事實。
七歲小兒呼呼大睡,我終于有自己的時間安靜地收拾一下衣服了。真是感慨良多。小的時候,給她穿什么就是什么,而且堅持就是什么,再也不肯換新的。曾經有一年過年的時候,在一個氣派的大商場,為了給她買一件新衣服,真是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她就是不肯脫下身上的那件大棉襖。當時售貨員就說你花錢的日子在后面了。果不其然,也就是這個一兩年,鬧鬧突然對自己的衣服講究起來,每天早上必須自己搭配衣服出門,對于我們的建議總是置若罔聞。還別說,孩子的搭配自有道理,白色T恤下搭暗花黑裙;黃色上衣搭紫色紗裙;碧綠上衣搭米白半裙。雖然未見得如何完美,大概總還是因為小的原因,總還是協調的。
長大的人就沒有這種好事了,真是難以保證什么衣服穿在身上總是合適的。對于普通人來說,衣服都是折中的結果,與時尚、與身材、與經濟,與職業,與年紀等等,于琳瑯滿目中相中,擁之入懷,肌膚相親,日積月累,久而久之,遠遠看到那件衣服的人就覺得你來了。如果是機緣,這是怎樣的一種機緣啊。其實,你是誰很大程度上是由你的衣服決定的。就像現在流行的一條微信,“女人必須精致”,講楊瀾的,其中有一句話如醍醐灌頂,說人們總是沒有欲望從一個女人邋遢的外表去發現她的內在的美。時代真是進步了,進步的標志就是還原人們生活的真相和本來面貌。
于是人們總是發現衣櫥里面的衣服永遠少一件,于是不斷買進,不斷清出,這真是一個極費腦力和體力的事情,我以為主要還是腦力。對我而言,比買進更難的是清出。我是個戀舊的人,總矯情地認為過去的衣服上有自己某個階段的影子。我總是想方設法地賴住某件衣服就像賴住過去的自己一樣,我是個生活得實在而近乎拘謹的人,有時甚至連家里的阿姨都說,這種衣服還留著,要是她早就扔了。真是真話,而這對于我總是太難。我的衣服總是越積越多。直到先生發令,我終于不得不收拾我的衣服了。
知道這件事情對于我的痛苦,先生給我看最新的一種收拾家的理念,叫做斷舍離。當面對一樣東西的時候,不是問自己還喜歡不喜歡,因為喜歡是個主觀感覺,女人常常犯一念之間的錯誤,而是要采取更為現實一點的辦法,就是這件衣服你到底有多久沒有穿了,如果隔年還沒有穿的,趕緊打包束之高閣。我發現,這基本是個好辦法,但是也不盡然,比如有一件厚實的毛呢裙子,伴隨我大概15年的時間了,其實每年都幾乎不穿,但在我的衣櫥始終保持一席之地。它真的太厚實了,真像一位厚道的朋友,又極為樸實無華,就是簡簡單單的一步裙,兩邊開著小小的叉,也就是所謂的經典款吧。印象中,那時工資不過千余元,這條裙子就花去了靠近兩百元,幾乎算得上奢侈,扔掉總是于心不忍的。與之相對的另外一條裙,也是白色的經典款,下擺有中國風剪紙樣式的黑色蕾絲襯底,每年總是會穿一兩次,如此,也是十多年了,并沒有覺得什么,但是,上次被一個老前輩看出來,說你這條裙起碼有十年了吧,少女裝很顯年輕哦。我一下子有一種被看穿的感覺,心想從什么時候開始我也要裝嫩了呢。對于這樣心儀的衣服,一下子倒不知如何定奪。想想倒不妨索性壓到箱底,只等哪天重新偶遇,那時就會像見到一位老朋友,心中一喜,原來你也在這里啊。與之伴隨的很多時光很多細節呼之欲出。可不是嘛,我的一位師母出席老師很重要的活動,從箱子里找出了一條三十年前的花裙子,卻是相得益彰,極其般配。
有些東西,注定是要通過時間來積淀和說明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