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衣服資源浪費嚴重 市場缺乏標準如何處置成難題
據山東報道,最近記者一直在報道“反浪費----為舊衣服找家”。可能觀眾看到這些報道以后,心里非常有感觸,家里不穿的衣服非常多,扔又舍不得扔,穿還真不想穿,怎么辦呢。
記者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市民的家里都有不少舊衣服,扔了可惜,穿呢又覺得有些過時,特別是一些追求時尚的年輕女性。
現在買衣服,特別是女同志都很沖動,看到自己的、老公的、父母的,特別是換季打折的時候,就買回來很多。市民說,“她平常挺喜歡買衣服的,比較便宜的穿上一兩次就不喜歡穿了,比較好的可能過了很長時間就過時了就不想穿了,所以家里有很多衣服。”
其實,還有很多衣服甚至還沒來的及穿就已經壓在了衣櫥里,而且這種情況還不在少數。張女士說,“有些衣服從買了以后從來沒穿過,標簽也沒剪,這件是出差的時候買的,商標也沒剪,比如說有的衣服是去年打折的時候買的,今年就不流行了,就不想穿了,現在標簽還沒拆呢。”
如今生活水平的提高了,把舊衣服送給親戚朋友已經覺得不好意思拿出手了。當廢品賣,很多廢品回收點都不愿意收。
有幾家收廢品的老板,向記者倒起了苦水,自己收上來的舊衣服一直沒人來拉,連本錢都搭上了。記者從濟南市紡織服裝專業委員會了解到,如今人們對于服裝的消費量有了明顯的提高,這也是舊衣服大量產生的一個原因。
工作人員說,“現在他們的纖維消費量提高了,原來是平均每人2.8公斤,現在大概20公斤,并且造成市民纖維消費量高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服裝廠家的大量庫存,導致服裝經常性的打折促銷,在價格的誘惑下,市民一賣再買,導致家里的舊衣服越積越多。”
對于舊衣服處理,其實在上海、廣州這些大城市已經在居民小區設立舊衣服回收點,將舊衣服分類回收再利用了。
工作人員說,“上海這些城市在居民小區里就有回收箱,有的把它打碎,制成鋪路的地毯。”
缺乏相關標準舊衣資源浪費嚴重
記者一直在關注的“反浪費----為舊衣服找家”系列報道播出以來,引起了觀眾的巨大反響。換一個角度想想,其實這些咱們的舊衣服是一個巨大的資源,但是現在這些資源不僅沒有被利用,反而被一些不法分子鉆了空子!
關于舊衣服的處理,記者隨機采訪了一些市民,大多數市民表示,他們根本不清楚舊衣服的處理方式。
山東省政協委員鄧相超對記者說,尤其是近幾年,人們替換下來的舊衣服不僅僅是一個龐大的數字,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
山東省政協委員鄧相超:“山東來說,我們九千多萬人口,接近一億的人口,據我估計,城市的人一年淘汰一到三件的衣服,這是個巨大的數量,這是個巨大的資源市場。”
據記者了解,我國早在2005年就出臺了《可再生能源法》,2006年正式開始實施。但是包括我省在內,都沒有出臺相應的條例解決舊衣服的問題。
山東省政協委員鄧相超說:“由于相關標準的缺失,再加上相關的條例沒有出臺,在現實中發現產生了灰色的利益帶,有些人就利用不合法的,或者不正規的渠道,把舊衣服加工,然后投放市場。現在在市場看到的黑心棉,大概有很多就是用破舊的衣服加工出來的。”
上個月22號,海南省海口市就查處了一個不法舊衣服加工窩點,車間里到處堆放著舊衣服,工人們經過簡單加工整理后,當成新衣服銷售,而這些舊衣服的收購價每噸只有3000到5000元,人員當場共查處舊衣服以及原料200噸。同時,生活幫幫辦也發現,無論是衛生、質檢還是工商部門,都沒有專門針對舊衣服出臺相應的管理政策。
山東省政協委員鄧相超說:“關于舊衣服這種資源的利用,要制定相關的標準,哪些衣服可以重新再用,哪些可以把它打成混紡棉,他感覺也需要相關的標準。”
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空白,本應該成為再利用資源的舊衣服成了垃圾,這種浪費數量卻相當巨大。有些地方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通過種種方式回收舊衣服,但是力度還很不夠。
山東省政協委員鄧相超說:“就全國的人民淘汰的舊衣服,如果把它浪費了,這個浪費不亞于舌尖上的浪費。”
這事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了一大跳。本應該成為資源的舊衣服,就這么成了垃圾。更有甚者,被不法分子通過一些不法渠道加工,對人們身體健康還能造成危害。咱們也希望社會各界能夠重視起來,給舊衣服一個合理的歸處。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