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馬仕營收增速放緩 遠低去年同期
日前,愛馬仕發布最新一季的銷售財報,顯示2013年第一季度業績增長明顯放緩,其最新季報銷售額為8.57億歐元,同比增長12.8%,盡管這一增幅高于此前市場的預期,但已遠不及去年同期的17.6%。
中投顧問零售行業研究員杜巖宏向記者表示,目前,全球經濟走勢乍暖還寒,愛馬仕業績同比增速達12.8%,實屬不易。
大環境不利致增長減緩
最新一季財報顯示,按恒定匯率計算,愛馬仕收入比2012年同期的7.769億歐元增長12.8%至8.568億歐元,增幅高于市場人士預期的11%,但相對于2012年一季度銷售增長17.6%而言,已經放緩;按當前匯率計算,愛馬仕一季度收入增幅為10.3%,期間的匯率浮動使公司損失1900萬歐元。此外,公司零售渠道銷售增長13.6%,批發渠道銷售增長9.9%。
“整個歐洲的消費力沒有恢復,中國市場的需求又處于放緩的狀態,(增幅放緩)與愛馬仕自身發展也有一定的關系。”奢侈品專家、財富品質研究院院長(財苑)周婷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愛馬仕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一定的局限性,貴為一線品牌卻未在中國做出一線的感覺。加之此前愛馬仕在假貨事件出來后,其危機公關方面的處理不夠好,也對品牌有很大的損害。
對于匯率浮動,杜巖宏則稱,匯率浮動是跨國公司的常見風險之一,一般跨國公司都購買了匯率對沖產品,公司的實際損失應該小于1900萬歐元。
分地區看,愛馬仕在亞洲地區 (除日本市場外)銷售增加17%,主要由大陸、中國澳門地區和中國臺灣地區帶動;在日本市場的銷售按恒定匯率計算,為增長7%,但按實際匯率計算,因為日元大幅貶值而下降8%;美洲的銷售增幅為11%;盡管相較去年,今年同期收入基數更低,且整體經濟環境不佳,但愛馬仕在歐洲仍錄得12%的銷售增長。
杜巖宏表示,目前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在全球范圍內屬于較快水平,已然成為奢侈品消費大國,是愛馬仕的重要銷售市常而日本的經濟發展尚未出現較大轉機,對奢侈品需求量沒有顯著提升。隨著日元貶值,導致愛馬仕在日本的業績增速不升反降。歐美等國家業績出現增長的原因則與旅游購物和漲價有較大關系。
或意在控制成本
按貨品類別看,除皮具馬具、腕表和餐具外,愛馬仕所有產品類別的銷售都實現雙位數的強勁增長。其中成衣和配飾增長18%、絲綢和紡織品增長15%、香水增長18%、珠寶和家居用品增長49%。值得一提的是,愛馬仕皮具和馬具類別增幅為7%,連2012年四季度增幅14.8%的一半都不到。
對此,愛馬仕首席執行官PatrickThomas認為,原因在于今年一、二月生產效率低,造成供不應求。
杜巖宏認為,皮具馬具、腕表和餐具與服裝、鞋包有所區別,服裝、鞋包是大多數女性必備的時尚物品,市場需求量較大,而皮具馬具、腕表和餐具等使用范圍較窄,市場需求量相對較少。在全球經濟走勢低迷時,愛馬仕或對皮具馬具、腕表和餐具采勸收縮戰略”,才導致服裝、鞋包供不應求現象出現。
不過,愛馬仕于上周五發布聲明,表示旗下LaMontreHermès手表子公司增持表盤制造商JosephErardHolding股權至51%,已控股JosephErardHold-ing,不過,公司未透露具體交易細節。此前,HermèsInternational曾收購JosephErardHolding超過30%的股權。
此外,愛馬仕還于2012年收購表盤生產商Natéber。2006年,愛馬仕入股瑞士鐘表商Vaucher,并持有25%股權。鐘表業務在去年占愛馬仕集團總營業額的5%,達到1.727億歐元。
在業界看來,上述一系列動作似乎為愛馬仕進一步擴大產能提供了可能。
而周婷則認為,愛馬仕除擴大產能的打算外,應該還想要控制產業鏈。可以發現,無論是愛馬仕,還是Chanel等都在拼命收購制造商和上游的供貨商,并將其納入品牌產業鏈體系中,以期控制成本。主要還是由于這些品牌都發現增速下降的問題,加之利潤率也不是太高,因此必須在加大產能的同時控制制造中的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