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國之秦朝服飾文化
秦朝服飾的特點
秦漢時代,在中國服色是一個重要階段,也就是將陰陽五行思想滲進服色思想中,秦朝國祚甚短,因此除了秦始皇規定服色外,一般的服色應是沿襲戰國時代的習慣。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并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于他減去禮學,對于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
秦朝服飾的發展
由于紡織技術改進的關系,使得戰國以后的服裝,由上衣下裳的形式,演變為連身的長衣,這種衣著在秦代非常的普遍,它的樣式通常是把左邊的衣襟加長,向右繞到背後,再繞回前面來,腰間以帶子系住,并且往往用相間的顏色縫制,增加裝飾和美感的效果。漢代流行的服裝則是以連身的袍為主,樣式以大袖為多,袖身寬大部份為“袂”,袖口緊小部份為“祛”。從肩部直筒下垂到腳踝的長袍,是漢代人典型的穿著。
至于民間的百姓,有的會穿著比較短的袍子,長度大約是遮住小腿,以便於工作。漢代的社會,政治安定,國力強盛,經濟繁榮,促使生活富裕,穿衣的風氣也走向華麗。
秦漢時代也有褲子出現,源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騎馬打獵時穿的,式樣跟現代的燈籠褲很相似,漢族人民在種田,捕魚時也穿著這種褲子。說到秦漢男子的頭飾,不能不提到頭巾,因為一般男性戴頭巾,是從秦漢才有的風俗。
秦代漢服主要承前朝影響,仍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分為曲裾和直裾兩種,袖也有長短兩種樣式。秦代男女日常生活中的服飾形制差別不大,都是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的腰間系有革帶,帶端裝有帶鉤;而婦女腰間只以絲帶系扎。
秦朝的男性服飾
男服服飾秦始皇規定的大禮服是上衣下裳同為黑色祭服并規定衣色以黑為最上,又規定,三品以上的官員著綠袍一般庶人著白袍。
秦朝的女性服飾
女服服飾秦始皇喜歡宮中的嬪妃穿著漂亮的及以華麗為上。由于他減去禮學,對于嬪妃的服色,是以迎合他個人喜好為主。不過基本上仍受五行思想支配。秦始皇統一中國,也統一了制度,包括衣冠服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