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英國 了解英國服飾文化
無論哪個時代,服裝文化總與時代背景緊密相連。來看看英國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英國服飾有著怎樣的變革吧。
第五位也是最后一位君主伊麗莎白一世Elizabeth I的畫像來看,此時英國皇室的著裝不僅富貴華麗,而且透露出享樂主義的萌芽。天鵝絨的外套上鑲嵌珍珠,頭飾華美,衣領處的蕾絲花邊與頭飾相得益彰,袖口精巧的蕾絲花邊叫人嘆為觀止。事實上,整個16世紀的英國君主和貴族都是極其偏愛蕾絲的。 另外,在整個16世紀,英國人服飾最有特色的帽子可以說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時候。
到了16世紀,由于英國人潛心學習古希臘的文明,文學、藝術有了長足的進步,英國貴族的頭飾也極盡富貴、夸張和繁復,加入了大量文學、戲劇化得色彩。 英國的16世紀,對后世有著深遠的影響,一向以設計大膽、前衛聞名的俄羅斯設計師瓦連京•尤達什金,在2007年就造就了一場16世紀英國宮廷的華美視覺盛宴。大量采用了高檔絲綢和天鵝絨面料,全場偏暗的色系,只用刺繡和金銀飾品來提亮,用羽毛做成的頭飾,叫人感到驚艷不已。
十七世紀的集大成時代,在從肥大形向正常形過渡的過程中,婦女們常把外裙拽起,偶爾系牢于臀部周圍,這樣其實比以前顯得更肥大。可是由于故意把襯裙露在了外面,因此又給下裳的藝術效果增添了情趣與色彩。這些襯裙都是用錦緞或其他絲織品做成的,上面襯有各種不同的顏色,有的還鑲著金邊,自然值得炫耀一番。這種風尚的流行,使得女性們將精力投入到襯裙上,以襯裙的各種質料或顏色,有時穿兩套精美襯裙,來顯示自己不落俗套。當然,盡管這樣,裙子的外形還是相當大的,有很多裙形開始向兩側延伸,事實上這是受到西班牙宮廷服飾的影響。
除此以外英國婦女對佩飾品和服裝隨件的興趣,可以說和男子相比不相上下。首先是頭飾,其次是領口顯露出來的項鏈,凡沒有穿輪狀大皺領的婦女,頸間沒有不戴項鏈的,再者手套也格外講究,而且無論男女都把手套戴在手上或拿在手里。
18世紀初,英國人和法國人一樣,進行了一場人文關懷的大變革,不少具有人文色彩的藝術品應運而生。涌現出一批像荷加斯、雷諾慈和康斯羅伯那樣具有全歐意義的繪畫大師。英國的服裝產業也是如此,隨著工業革命的深化,到19世紀末年,英國進入了最為繁榮的維多利亞時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