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派服裝正遭遇來自內部的否定
漢派服裝,這一曾在國內率先打出區域品牌的武漢產業群體,正在遭遇來自內部的否定。
退避來自外界“否定”?
上海市民在當地“紅人”專賣店試穿、詢價,覺得挺滿意,準備付款,卻發現產地是武漢,馬上說“不買了”。這樣的事情,黃輝碰上過三次。屢屢遭遇的外界對漢派服裝的不信任讓他感觸良多。
他分析,漢派服裝企業號稱1600多家,其間魚龍混雜。服裝企業門檻很低,買上20多臺舊式縫紉機,租間廠房,整個投資不過一兩萬元,加工廠就可以辦起來了,其生產設計能力都非常不規范,但同樣也能叫“漢派”。
在這種背景之下,本地一些品牌服裝企業開始與漢派“劃清界線”。喬萬尼品牌總經理傅杰強調,“我們是產地在武漢的服裝品牌,但不是漢派服裝。”
“很多人印象中的漢派服裝就是低價、質差,其實武漢還有一些具備獨特品牌個性的服裝。”他說。
事實上,除了紅人、太和、佐爾美頗被市場認可的女裝品牌,愛帝、貓人等內衣行業的領頭羊,香港玫、喬萬尼、SBO這些市場反響不錯的洋品牌,甚至連年輕消費者喜歡的中高檔品牌名典屋、采軒,也均產自武漢。
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
漢派服裝是我國改革開放后出現的第一支地域服裝產業勁旅。鼎盛時期,武漢的服裝企業有2000余家左右,從業人員達20多萬人,漢派服裝在各地開花,在業內形成一股風潮。時至今日,“漢派”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為何一瀉千里?
“剛開始就有很多人試著總結漢派特色,總結來總結去,大家都說,便宜、仿冒是最大特色。這種觀念經過大肆傳播,部分影響了外界對漢派服裝的印象。”湖北省服裝協會副秘書長林友松回憶說。他的說法得到黃輝以及湖北人力資源網CEO向望生的贊同。
“其實一些品牌服裝企業已經認識到保護品牌的重要性,開始注重服裝設計的個性化。”向望生說。
但不可否認,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發展眼光的經營理念,的確已在漢派服裝企業中占據上風。有業內人士總結,漢派服裝企業是哪種面料好銷就一窩蜂都用哪種面料;哪種款式好賣就加班加點仿制;哪種經營方式來錢快就個個不顧自身條件都學哪種方式。
而那些重視品牌的武漢服裝企業,早就被盜版問題折騰得“草木皆兵”:紅人發布會上不讓拍照,愛帝嚴格執行進廠必須得到負責人批準的制度,香港玫為了打時間差曾將秋冬裝發布會推遲到10月,太和吃過面料被仿制的虧后,嚴格檢查收回服裝裁剪后留下的邊角料和線頭。
到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國內服裝市場進入相對穩定期,服裝消費群體逐步細分化,其需求趨同的特點被個性化替代,標新立異漸成時尚,服裝流行周期越來越短,漢派服裝的弱勢便顯現出來。
漢派應盡早擺脫“原罪”
“漢派在早期的確出現‘仿制、跟風’的‘原罪’”,林友松認為,企業在完成最初的積累后,應該盡早擺脫“原罪”,重視誠信經營和服務。
“其實溫州皮鞋的振興之路值得我們學習,以前他們也走過被否認直至被肯定的道路。”林友松和湖北人力資源網的向望生開出了同樣的“藥方”。
近年來,不少武漢服裝企業加強了誠信經營和品牌管理,如紅人在香港、上海、法國等地設立工作室,與武漢大學共建管理模式,聘請有實戰經營經驗的專家學者做顧問,鶴翔服飾花費數百萬元聘請韓國設計師等等。
去冬今春,武漢氣溫偏高,大多數漢派企業“因循舊例”大做棉襖,損失慘重,而一些品牌服裝企業認清市場前景,積極調整戰略,占得先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