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飾文化之家居服的起源
要追溯家居服的淵源,不得不提到睡衣。 家居服甚至在今天,還有很多人不明白家居服和睡衣的區別在哪里。家居服從睡衣轉化而來,但是現在的家居服早已擺脫了純粹睡衣的概念,涵蓋的范圍更廣。 從16世紀歐洲人穿上睡袍以來,睡衣隨著時代變化也不停的改變著形象。到了上個世紀,社會氣氛變得寬松和活躍,臥室著裝也向著新的款式發展,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20世紀90年代是一個價值和功能更為現代化的階段, 這種新的激情是對全球日益盛行的家庭生活的一種補充??萍嫉倪M步和企業人員的精減使女性建立了自己的事業,除了在家帶孩子外,還要在家工作。睡衣市場已經擴大到包括人們回家時穿什么的范疇,而不一定非是睡覺時才穿什么,在這種狀況下,睡衣(Sleepwear)的概念逐漸轉化為家居服(Homewear)的概念。除了時裝,人們還非常在意自己在家里穿什么,家居服早已超越了僅僅是為了穿用的基本需求。女人們也許衣柜里時裝堆積如山,但她們還想擁有有最新流行款式和顏色的家居服。在家里不但需要舒服,還想看上去更性感、更美麗。
在國內,總體而言家居服概念是西方舶來品。在未開放的年代里,人們幾乎沒有專門睡衣、家居服的概念,在家里穿洗舊了的過時衣服、汗衫是最正常不過的了。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20世紀80年代初,國內出現了專業的內睡衣企業,帶來了專業的女性內衣和睡衣產品概念,隨后商場上市場上辟出了專門的內衣區、睡衣區,各式各樣獨立的睡衣服裝才被廣大人們所認同接受。短短的二十年,中國的經濟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消費能力大大提升,生活狀態和穿著意識也有了飛躍的發展。家居服已深入各城鄉居民的家庭,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市場細分越來越專業,款式也越來越趨國際化。
90年代初,由于韓劇的引進,“哈韓”文化在中國開始萌芽,這也是哈韓文化的最初原形,韓劇的情節表現與主流底色迎合了我國觀眾唯美的審美情趣,同時細節化展示韓國文化底蘊的情節,讓我們從中看到了傳統中國文化的點滴,比如孝順、尊老、重仁厚、倡禮儀等等,在共鳴中尋找到一種歸宿感,從而征服了大批的觀眾,也產生了眾多的“韓迷”。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催生了各種“哈韓”文化的產物,服裝首當其沖,其中溫情細膩的家居服文化更被“韓迷”們所追捧,開始進入服裝細節“哈韓”時代。隨著韓劇《天橋風云》、《人魚小姐》、《看了又看》等片的熱播,串連其中的韓式家居服文化日趨成熟,開始演變為“韓迷”標榜的時尚風潮,成為品味格調的內在象征,韓劇的催化作用由此延伸,引發商業上的多米諾骨牌效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