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的看待校服 校服的款式需要個性嗎
學校統一校服是否會減少學生個性?這一直是個備受爭議的話題。而現實來看,該問題還涉及成本、款式、面料,以及學生家庭經濟能力等深層次的因素。
一校一款即為個性
歷來關于校服的爭論可謂“前人之述備矣”,褒貶各執一詞。不過我個人贊成統一校服。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發現,長期穿著校服有四大好處———有助于改善學校的安全狀況、改善學生的課堂行為、減弱學生對著裝的考慮和攀比、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成績。
在這種“統一”中,其實我們大可不必擔心學生的個性被抹殺,事實上,兩者也并不相悖。因為我們所追求的統一,其實是個性中的統一。在廈門,并不是所有學校的校服都如出一轍,也并不是小學、初中、高中校服均大同小異,而是可識別的一校一款,這其實就是個性,這種個性對彰顯學校特色、提高師生對學校的榮譽感和認同感也很有幫助。
一所負責的學校,在這方面要做的,其實就是設計出學生滿意、彰顯學校個性的校服,在統一與個性中尋求平衡:首先,學校確保校服較高的質量和相對低廉的價格,避免讓校服成為權力尋租的道具,讓學生和家長對校服放心;其次,區別對待男生和女生,通過問卷調查等方式,從眾多的校服樣式中選擇孩子們比較喜歡的樣式;再次,校服用料要考究,對弱勢群體子女,學校甚至可以免費提供校服,盡可能周全地考慮讓更多的人滿意。
當然,眾口難調。調侃地說,學位服除了垂布顏色不一樣以外,樣式基本相同,卻吸引著眾多的學子,同樣,如果學校能讓學生有這種“以校為榮”的歸屬感,相信學生會更容易接受這樣的統一。
校服制作可征求學生意見
■孫維國
學生穿校服的好處無需贅言,但統一校服確實讓學生少了些個性,其中關鍵是校服樣式單一,設計呆板,顏色單調,難以體現學生的特征和朝氣。也正因此,許多學生才不愿意穿校服,對校服有一種排斥感。這就引發一個問題,校服的款式應該多一些、設計更時尚一些、顏色更豐富一些,從而使校服成為學生最喜愛的服裝。
具體而言,就是在校服的款式、設計、顏色等遴選過程中,充分征求和尊重學生意見,讓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不是只由學校單方面決定。畢竟,什么樣的校服適合學生,最有發言權的不是老師,也不是家長,而是學生自己。
學生雖然身處成長階段,但他們也有這個年齡段對美的思考和理解,他們會根據自己的特性,選擇自己喜愛的校服。
當然,校服不可能一個人一種款式,但可以按年級區分。具體說就是,一個年級可以先設計出多種不同款式的校服,然后讓學生從中選擇,得票最高的就定為該年級段校服。如此,校服既可以時尚,也可以穿出青春和風采,展示個性和美麗。{page_break}
“校服意識”應與時代同步
學生穿校服本是順理成章的事,但很多學生對校服卻持抵制的態度,因為校服跟不上時代。
如果有家長保留的話,不妨拿出當年我們穿的校服,和今天孩子們穿的校服作一個比較。你會發現,雖然幾十年過去了,兩者還真的沒有太多的差別,還是“一套模子打天下”。無論是設計、制作,還是花色品種,都停留在二三十年前的水平,更別說體現什么個性了。而看看這些年時裝市場的紛繁巨變,校服為什么一直無動于衷呢?
過去,我們處在溫飽線上,多數孩子都渴望能夠穿上校服,甚至有人認為那是一種榮耀。而現在,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校服如果不能與時俱進,誰還會對這只求統一不求美觀的校服情有獨鐘呢?我認為,不是孩子的審美觀太苛刻,也不是孩子追求個性太矯情,而是這“校服意識”已經嚴重滯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
相反,若是單純追求統一,不尊重學生個性追求,那才是對學生真正的傷害。
全部都由學生說了算
@李建波:在我看來,統一校服讓學生少了個性是杞人憂天。相反,如果能充分利用校服,則可能培養學生的個性。例如,可發動學生動手設計校服,然后擇優請服裝設計專家進行修改,最后由學生投票決定校服的款式、布料、制作廠家等,全部都由學生說了算。
這一方面是對學生個性和自主權的尊重,有助于學生參與學校民主管理;另一方面可以消除校服采購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權力尋租,也為家長減輕經濟負擔。
校服應當豐富多彩
■曾彬彬
改革是大勢所趨,現有校服顏色單調,無外乎藍黑白三色,款式設計呆板,一水的運動服類型,和學生生活中的時尚服飾相比,既不靚麗,又無美感,無怪乎學生們都不樂意穿。
更關鍵的是,據不少學生家長反映,校服面料多為腈綸,質量差強人意,穿在身上不免冬冷夏熱:冬天穿著不保暖還起靜電,而夏天時則不吸汗而貼在身上不透氣。除了這,家長清洗起來也是困難重重,一洗就容易起球,沾上污漬還特別難去除。
因此,設計更多樣式、顏色更豐富多彩,更能體現學生個性的校服,既是現實需要,也是大勢所趨。
統一校服與培養個性不矛盾
■蔡毅
學校統一校服就讓學生少了個性?這個觀點我實在不敢茍同。
首先,個性應是豐富多彩的,而且表現在多個方面,穿衣打扮只是其中之一。換言之,學生的個性可以體現在說話、行事方式、學習生活等其他方面。
其次,統一校服是對學生美的教育。人都有追求美的想法,但因學生歲數相對偏小,對美的知識缺乏深入了解,有的學生為了美,難免盲目效仿他人做法,如染發、袒胸露背、佩戴夸張首飾等。而統一校服,杜絕了學生的攀比之心,有助于學生養成一種高尚、健康的審美情趣。
再次,統一校服正是學生個性的展示。校服承載著學校的辦學理念、辦學宗旨和育人取向,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校服代表著一所學校,是與他校相區別的標志物,更是學校個性的體現。至于有人說現在的學生個性缺失、千生一面,其根本原因在應試教育,而不是校服的統一。
個性與校服無關
■蘭學軍
青春真是個好東西,奔四的我開始逐漸體會到這一點,特別是偶爾在街頭看到穿著校服的學生在眼前走過時,我總會駐足。說實話,我做夢都想著能穿一次烙著激情與青春印記的校服。所以,當有人說統一校服會讓學生少了個性時,我難免會有些激動:個性與校服有關系嗎?
是啊,穿上了校服,學生就會是一個模樣嗎?這么簡單的問題多想幾分鐘,我們就會意識到:個性其實與校服無關。
不是什么東西都應該否定,比如校服,也不是什么東西都應該張揚,比如個性,什么階段干什么事,學生階段,穿上統一的校服,真的很好,很有青春的個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