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低齡化并非福音可能轉化為財富毒藥
奢侈品消費呈低齡化,當心其財富“毒藥效應”。
奢侈品消費,由手機入校園始。九十年代后期,學生開始使用手機,而近年來則已經成為司空見慣,想擋都擋不住,小學生使用高檔手機現象也絲毫不令人奇怪。
中國在歷史上封建歷史長,封妻蔭子就是一種最大的榮耀,也是最理想化的人生奮斗終極目標。那么,權貴之外,作為一般財富擁有者來說,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達到封妻蔭子的目標。地主有良田千頃,可以傳給后代子孫,這也就造成了另一種形式的“封妻蔭子”。一部《紅樓夢》,所展現的豪門史話也很明白,賈寶玉是不需要去掙前程而會自得前程的。一個混混薛蟠,也可以過上窮奢極侈的生活,也就是說,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錦衣玉食的生活方式,其實正是一些國人的夢想與追求。
回到當下的現實,即便是農民工子女,也會得到父輩的至大恩惠。父親在外謀生打工流汗,而子女卻在高校殿堂里讀研者大有人在,而這些完全靠父親的汗水母親的地里“刨食”而毫不費力的得到,那這樣的子女果真會如父母一樣學會一生艱樸度日嗎?這些農民工子女,同樣會使用價值昂貴的手機,電腦,甚至一樣會如城市孩子一樣看一場昂貴的電影。這在現實當中并非罕見,而仍然是一種司空見慣。
而真正的富二代又怎樣呢?飆車的富二代不可能自己買得起豪車,這是父輩所獎賞。甚至某些富二代開始享受更令人眼花繚亂且窮奢極侈的生活,吸食軟毒品,已經在某些富二代圈子里成為“時尚”,更何況一個LV包?倫敦的新年賣場人滿為患,而其中居多的正是國人中的有錢人。這樣景象其一表明了中國經濟的發展,而更多的則證明了國人競豪奢之攀比心理在作怪。
“富不過三代”,這也是中國人中的一種常見現象。正是因為賈寶玉式的“吃胭脂”生活方式并不能真正產生財富,更不能產生才能和生產力,而最終使家族“忽喇喇似大廈傾”。玩物喪志,窮奢極欲之后,必然是財富的耗盡,窮困潦倒之后,恐怕就無法從新來過。
奢侈品低齡化并非福音,而可能會轉化為財富毒藥。歐美家庭的子女在教育上就極注重經濟獨立,即便是千萬富翁的子女,也一樣要從底層做起。而國人中的富二代,卻是當然的世襲制。富一代唯恐哪一款奢侈品讓富二代委屈,而窮人家似乎也有同樣的攀比心理,只要有一元錢,也要給孩子買八毛錢的雪糕,如此以來豈不是一種財富觀的毒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