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制造”觸到天花板 不在廉價的勞動力如何挽留國際大亨
阿迪達斯即將關閉在華惟一的一家工廠消息一出,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不是第一個撤離“中國制造”的跨國企業,顯然,也不會是最后一個。
早在2009年,阿迪達斯的競爭對手耐克就關閉了在華惟一一家鞋類生產工廠——太倉工廠。
2011年,本報記者在東莞采訪時發現,蘋果觸摸屏供應商東莞萬士達也將工廠遷至了越南。最近,星巴克也傳出消息,準備關閉其中國工廠,把陶瓷杯生產轉回美國。
關閉工廠、遷至東南亞,甚至遷回本土,這些消息近幾年從未中斷過,背后則是“中國制造”不可避免地觸到了天花板。人力等各類成本的急速攀升,正讓“世界工廠”的風頭趨緩。
不再廉價的勞動力
被譽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曾因人工成本、原材料成本等多重優勢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生產廠家將工廠遷往中國,如今,這種優勢正在逐步消失。
據海關總署綜合統計司司長鄭躍聲介紹,2011年底,海關總署對1856家出口企業作了一項問卷調查,認為勞動力成本上升的企業高達80%。另外還有56.4%的企業認為匯率成本顯著上升,56%的企業認為原材料成本上升。
阿迪達斯全球CEO赫伯特·海納在一次接受德國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中國政府制定的工資標準逐漸變得過高,公司希望部分地撤出中國,轉移至勞動力更便宜的地區。
最近,英國媒體爆料,阿迪達斯僅向為其生產倫敦奧運會特許商品的柬埔寨服裝廠工人支付每周10英鎊(約合15美元)的工資,即便是阿迪達斯最后糾正當地工人月平均工資為130美元(約合828元人民幣),這個數字也距離蘇州工廠此前對外招工時所宣稱的“人均月工資不低于3000元人民幣”相差太遠。
據China Briefing最新調查顯示,中國勞動力成本位列亞洲第三,最低工資約為印度的二至三倍,加上福利支出,成本還要上浮40%-50%。調查還稱,用工成本增加,將導致大規模的制造業外逃。
“現在越南的制造業平均工資約為每月1000元人民幣,印度大概是600元人民幣,而中國東部沿海大概在2500元至3000元人民幣?!鄙虅詹扛辈块L鐘山此前曾公開稱。
紡織業成重災區
記者近日走訪北京重點商貿圈西單大悅城看到,耐克、阿迪達斯、H&M等紡織產品國際品牌賣場內的商品已經不再以“中國制造”為主,更多的卻是來自于柬埔寨、越南等東南亞國家。
正是由于越來越多的跨國企業選擇將產能分散至成本更低廉的地區,無法像跨國企業一樣抽身的本土紡織企業日子越來越不好過。
“原材料、勞動力、匯率等各種成本都在瘋漲,有訂單卻不敢接,現在紡織企業的日子過得很艱難,許多企業已經撐不住了,要不轉移到東南亞,要不就倒閉了?!闭憬晃患徔椘髽I負責人張先生告訴記者,國內紡織業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成本高于東南亞等國家很多。
山東省武城縣的金龍紡織有限公司已經關門停工,一位留守的工作人員對媒體介紹:“現在很多紡企的生產量都掉到了一個很低的水平。就開工率來說,大的廠家能開30%-50%,一些小廠很多都已經停工,像我們已經開開停停幾次了?!?/p>
臺灣裕元集團是阿迪達斯在中國大陸的300家代工工廠之一,并且占有很大的訂單份額。據亞洲鞋業協會秘書長李鵬公開表述,這家企業近年來也已經開始大規模向東南亞轉移,留在中國大陸的工廠也開始從沿海地區向內地用工成本較低的地區轉移。
對于紡織企業來說,遷廠的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主要原料棉花。記者了解到,由于配額的限制,盡管國際棉價低于國內棉價至少4000元/噸,很多企業卻不得不選擇國內棉花。
“棉花占到紡織企業成本的百分之六七十,國內外棉高價差嚴重削弱了我國紡織企業的出口優勢?!敝猩塘魍ㄉa力促進中心棉花經濟分析師劉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世界工廠”讓位?
不斷傳出企業出走東南亞的消息,讓人開始擔心,中國是不是要從“世界工廠”的名號讓位?
“如果耐克、阿迪達斯等企業大規模減少生產線,對于代工和配套的影響是很大的,受到產品工藝流程完整性的影響,很多代工工廠是很難獨立生存的,在這種情況下,代工工廠如果還想依靠阿迪、耐克等這些企業的訂單生存,就必須跟著一起轉戰東南亞。”李鵬表示。
建設·雅馬哈摩托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奚正興認為,“其實日本現在是我們的一面鏡子。對于國內的企業來說,勞動力成本是大家都無法左右的因素。惟一可以自控的,就是生產效率?!袊圃臁仨氃谥圃飙h節上找到優勢,否則未來不容樂觀?!?/p>
“短期內,放眼全世界,還沒有一個國家的生產競爭力(代加工競爭力)超越我國?!睆V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主任黎友煥對記者表示,但隨著我國經濟環境的變化,尤其是生產成本的提升,競爭力正在逐步下降。我國世界工廠的地位必然會受到挑戰,但目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還是無可替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