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出臺“22條”讓服裝企業動了起來
“今年我們嘗試著要把服裝加工這塊做大,現在新疆服裝行業政策環境和發展態勢越來越好,我手上接到的出口訂單銷售額將超過500萬美元。”新疆銘重制衣有限公司總經理段偉明說。對于銘重的這一舉動,立即有同行敏銳地意識到,“22條”的出臺已讓一些企業動起來了。
在新疆服裝行業老總口中流傳的“22條”,就是上周五在自治區人民政府官方網站上公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新疆服裝產業的意見》,該意見圍繞做強做大新疆服裝生產加工以及對外出口,制定了圍繞金融稅收、投資支持等一系列環節的22條政策。
這其中,包括自治區政府從2012年開始增加技改資金3000萬元用于支持服裝產業發展、享受免征5年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服裝企業投資自治區財政給予補助、由政府財政掏腰包為企業培訓專業人員、政府采購積極支持新疆服裝企業等。
22條政策的出臺,被很多服裝企業稱為“給處于自然經濟發展狀態下的服裝業注入了一針政策強心針”。作為一項政策,其觸角涉及人員培訓、引進、中亞市場開發、技術支持等各個方面,“政策能夠制定得如此詳細,在國內同行業也算少見,政府層面對于服裝產業的扶持決心可見一斑。”自治區服裝協會會長張同智說。
在“22條”的刺激下,自治區志在到2015年,服裝加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服裝貿易總額850億元(含出口額)、吸納就業30萬人。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億元企業5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企業30家以上。
到2020年,全區服裝加工產業實現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年均增速20%以上;服裝貿易總額1600億元(含出口額)、吸納就業50萬人;培育年銷售收入超5億元企業3家以上,培育年銷售收入超1億元企業1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千萬元企業100家以上;創建中國名牌或中國馳名商標5-8個;培育或引進上市企業3家左右;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3-5家。屆時,烏魯木齊、喀什等地將成為輻射中亞、西亞和俄羅斯等地的中國西部服裝生產基地和集散中心。
服裝產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十一五”期間,服裝消費每年都保持了20%以上的同比增長,增速均明顯高于當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預計當前國內服裝市場總容量已超過8000億元。“對新疆來說,大力發展就業容量大、資源消耗和污染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服裝產業,還是發揮新疆區域優勢、擴大我國服裝出口中亞等市場的必然選擇。”張同智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