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女子服飾——曲裾、直裾、襦裙
西漢男女服裝,沿襲深衣形式。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內衣,每層領子必露于外,時稱“三重衣”。
西漢時典型的女子深衣,以長沙馬王堆出土實物最為精美。有直裾(直襟)和曲裾(三角斜襟式)兩種。
曲裾
曲裾下裳部分面積加大。穿上身,靜立時衣面懸垂自然貼體,走動時則裙裳部分膨大如傘,不束縛腳步。這種斜領連襟合成銳角的曲裾衣,即是揚雄《方言》所說“繞衿裙”,是戰國深衣的變例
漢代梳髻、穿繞襟深衣的婦女(湖南長沙馬王堆一號漢墓出土的帛畫)
直裾
直裾在西漢以前就已出現,但不能作為正式的禮服。原因是古代褲字皆無褲襠,僅有兩條褲腿套到膝部,用帶子系于腰間。這種無襠的褲子穿在里面,如果不用外衣掩住,褲子就會外露,這在當時被認為是不恭不敬的事情。所以,外要穿著曲裾深衣。
直裾
隨著服飾的日益完備,褲子的形式也得到改進,出現有襠的褲子,曲裾繞襟深衣已屬多余,所以至東漢以后,直裾逐漸普及,并替代了曲裾深衣。
上襦下裙的女服樣式,早在戰國時代已經出現。到了漢代,由于深衣的普遍流行,穿這種服式的婦女逐漸減少。在漢樂府詩中就有不少描寫。
襦裙是中國婦女服裝中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自戰國直至清代,前后二千多年,盡管長短寬窄時有變化,但基本形制始終保持著最初的樣式。
漢代婦女的襦裙圖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