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中小服裝企業尋出路 需建立自主品牌
今年4月份的廣交會官方數據顯示,品牌企業平均成交893.3萬美元,是非品牌企業的5.7倍。部分企業依靠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等優勢,成交大幅增加,一些高新技術產品價格較高,企業利潤較好。相比之下,代工企業、產品同質化企業成交平淡。
以玩具制造業為例,我國是玩具出口大國,而廣東是玩具出口最多的省,出口額占全國的70%,其主要生產基地在深圳、東莞以及沿海地區。但目前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高科技玩具、智力開發類、教育類玩具已占據玩具市場的半壁江山,且該比例還在不斷上升。
而現在廣東仍以毛絨玩具、附加值較低的普通塑料玩具和填充玩具以及電子玩具等產品為主,產品研發能力不強,產品質量不高,對國外傳統市場的依賴性較強。這種出口與需求產生的結構性矛盾,無疑使“中國制造”在西方玩具市場增長空間受限。再加上近年的召回事件、技術貿易壁壘、人民幣升值、原材料價格增加、用工荒等,更是雪上加霜。
政府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為幫助外貿企業對抗出口壓力,今年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從各方面支持中小企業增強競爭力,鼓勵企業轉型升級。
4月26日商務部發布《對外貿易發展“十二五”規劃》。該《規劃》是我國首個外貿專項的五年規劃,主要闡明2011~2015年我國對外貿易的發展戰略。《規劃》明確了六大方面共17項任務,即穩定外貿增長、調整貿易結構、促進貿易平衡、優化空間布局、推進基地、平臺和網絡建設、推動“走出去”帶動貿易;提出了八大措施,即完善外貿管理體制和政策、完善涉外財政稅收政策、完善涉外金融政策、完善外貿法律法規體系、加強貿易摩擦應對工作、加強多雙邊經貿合作、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強外貿人才培養工作等。
同時,為支持和幫助企業開展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應對工作,廣州技術性貿易壁壘聯合應對體系在5月中旬結合市委、市政府實行一系列“暖企行動”,引導和幫扶企業積極應對國外技術性貿易措施。廣州市政府明確表示,“穩出口”已是當前外經貿工作的重中之重。
另一方面,為了鼓勵企業加快轉型升級,在3月底公布的廣州市科技服務業“十二五”發展規劃(征求意見稿)中,廣州擬辟出專門計劃資金,建立“創新券”制度——即政府向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發放創新券,企業用創新券向研發人員購買科研服務,而科研服務人員則可持創新券到政府財政部門兌現。
有關專家指出,這顯示了政府層面相當重視中小微企業當前出口的困難,并積極推動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