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迪波爾:從“創造”到“運營”
“零距離”擁抱中國市場的強勢行動,是雷迪波爾在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市場“深耕細作”的積極表現。透過“?!?a href="http://http://sjfzxm.com/news/index_f.asp">雷迪波爾看到的是“機”,只有抓住“機遇”,企業才能“轉危為安”。
目前,當大部分中國服裝企業還在思量如何從“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雷迪波爾集團提出,要實現從“中國創造”向“中國運營”的國際化飛躍。
與一般中資集團收購海外品牌的運營模式不同,雷迪波爾集團“中國運營”的獨特之處在于,集團更像是旗下三個品牌的幕后掌舵人,通過收購和代理意大利品牌,聘用意大利設計團隊,在全球30多個國家、城市開店。簡而言之,就是中國集團,依托全球代理,把意大利設計帶到世界各地。
國際舞臺上的“中國運營”
早在2006年的時候,企業就攜旗下核心品牌Raidy Boer(雷迪波爾)亮相有著“世界第一男裝展”美譽的“意大利佛羅倫薩國際男裝展”(PITTI IMMAGINE UOMO),并持續參展至今;而每年都與諸如Armani、Hugo Boss、Ermenegildo Zegna、Salvatore ferragamo、A.Manzoni、Max、Cerruti 1881等國際一線品牌同臺競技的品牌實力,更使其在國際高端時尚男裝領域占據了一席之地。
“國際品質、領航時尚”,正是秉持著如此清晰的發展愿景,企業先后成功運營了國際合作的旗艦品牌Raidy Boer(雷迪波爾)、全資控股的意大利品牌GHILARO(古勞)、代理的意大利品牌Ferrante(費蘭特),形成了“三足鼎立”式的核心國際品牌矩陣。
伴隨著企業的日益發展、壯大,前沿建立了意大利、中國兩大研發中心,并正在積極籌建日本研發基地;終端銷售網絡覆蓋了中國、意大利、美國、法國等全球3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中國大陸地區擁有600多家商場專柜及專賣店;擁有了現代化管理的大型綜合科技園區以及全年耕耘不輟的千余敬業員工。
種種軟、硬實力表明,當“國際化”對于大多數企業或品牌而言,還只停留在“一個關于未來發展”的議題階段時,雷迪波爾企業早已自信滿滿地建立起“國際化運營與全球市場的時尚多品牌運營商”的強者形象;當中國產業的核心發展方向還一直聚焦在“從中國制造”升級為“中國創造”時,雷迪波爾企業已經成功實現了“從中國創造”飛越到“中國運營”這一全新理念。
亞洲市場“大放異彩”
2005年, Raidy Boer(雷迪波爾)品牌首次在CHIC展上嶄露頭角,并連續參展三年;2009至2010年間,GHILARO(古勞)與Ferrante(費蘭特)品牌亦先后亮相CHIC展國際品牌區的意大利展團。本屆CHIC2012,雷迪波爾借 “雙十”華彩之際,讓三個品牌全線出擊,呈“三足鼎立”之勢大舉進軍中國市場,其背后是深思熟慮、長遠戰略。
就在剛剛結束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溫總理向大會作出了政府工作報告。他強調,2011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2012年的主要任務,是與“十二五”規劃目標平穩銜接;未來的主要任務是,1、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2、加快轉變經濟發展形勢,3、努力提高對外開放的質量與水平。
為響應國家“十二五”規劃,雷迪波爾企業作為“國際化運營”的中國企業,在去年提出了“走出去、請進來”的發展戰略。
“走出去”,成功開辟以意大利、德國、法國、瑞士為核心的歐洲市場,努力學習西方先進管理經驗與品牌建設思想;“請進來”,在已經成功升級企業“硬件實力”的前提下,加大“品牌建設”、不斷提升企業“軟實力”,將日漸成熟的管理經驗與創新發展模式全線應用到企業管理之中,并開始將拓展重點轉向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新興市場,致力于運營屬于自己的強勢“國際品牌”。
雷迪波爾此次參展,深刻體現了其內外兼顧、有的放矢的發展計劃。Raidy Boer(雷迪波爾)、GHILARO(古勞)與Ferrante(費蘭特)三個品牌以鮮明的國際男裝形象聚焦CHIC2012,是在“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指導下,“零距離”擁抱中國市場的強勢行動,是預計在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市場“深耕細作”的積極表現。
作為大力弘揚民族產業的行業航母,CHIC無疑匯集了最為強大的行業資源與前沿訊息,堪稱是響徹亞洲乃至國際的傳播聲道。
雷迪波爾企業“順勢而上”,選擇“聲勢浩大”地登陸CHIC這艘航母,借助自身在國際市場資源方面,善于立體整合的強大優勢厚積薄發。
據悉,未來,雷迪波爾在中國區域,平衡發展南北方市場的空白區域,既要鞏固西南、華南、華東地區,也將蓄勢北上,迅速地全面打開北方地區的廣闊前景;在亞洲區域,借中國市場之東風,大舉拓展東南亞、日韓及俄羅斯等潛力陣地。
雷迪波爾董事長劉長明表示, 2012年是中國服裝行業提升“軟實力”的關鍵年。站在國際大環境下,我國服裝行業依然面臨發達國家在產業鏈高端、發展中國家在產業鏈低端的雙重激烈競爭;發達國家憑借技術、品牌和供應鏈整合的優勢,占據著市場的主動地位;回歸國內,我們面臨著經濟轉型的嚴峻危機——然而,透過“危”我們看到的是“機”;只有抓住“機遇”,我們才能“轉危為安”。
雷迪波爾的“深謀遠慮”,使其成為中國企業中鮮有的“輕資產”典范,其“中國運營”的成功模式正是遵從了事物的發展規律;其始終超前的產品研發設計、多品牌的全球市場運作以及國際優質供應鏈資源的立體整合,都不失時機地順應了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政策和方針。
不久前,雷迪波爾集團在蓉城舉辦了“蛻變、創新、共贏”戰略發布會,所謂的蛻變是指雷迪波爾集團完成包括產權結構在內的股改。此次股改,旨在對企業進行一個大規模的會診,會診之后從傳統服裝企業向現代化企業轉變,從過去向未來規范化、現代化、國際化漸進。
加大創新、推動行業改革,走品牌經營之路,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使雷迪波爾企業在世界服裝領域越走越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