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戶外大行其道 戶外品牌競爭拉鋸戰打響
Fan戶外?未若泛戶外
夢想值得尊重,堅守讓人感動,這讓人聯想到意大利的鞋業血統。
意大利GARMONT用143年的時間、五代人的努力來追求一個鞋品的完美。“由此經歷幾代人的積累,形成了GARMONT獨特的制鞋理念。那就是——戶外鞋是一個功能性產品,如果戶外鞋不具備功能性,就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同為堅守專業和功能性的戶外品牌,KAILAS反復強調“專業”二字,“我們一直堅定 “專業”戶外……不同類型戶外運動,需要不同的裝備,我們堅持自己的路。”
世易時移,變法宜矣。專業戶外始終自說自話,不愿跳出自己的圓圈,泛戶外卻借機大行其道,泛得越來越沒邊。
何謂“泛戶外”。率先提出這一概念的天津財經大學羅永泰教授解釋說,“如果把戶外運動停留在簡單的登山、滑雪,它的產業也圍繞一些特殊的消費群體。對于泛戶外概念的提出,有相應的產品線擴大的理由。產品線的根基與人們的消費相關,好比說登山的相關商品,戶外運動不簡簡單單是戶外的旅游,它的產品應該很多。”
泛戶外為眾人看好。現在探路者85%的產品都是面向日常的戶外體驗,專業產品僅占15%,董事長盛發強認為,泛戶外的市場更大。“讓戶外市場更加繁榮,帶給人積極向上的生活方式,讓大眾接受泛戶外的戶外觀念,戶外不單單是登山攀巖,背背包和撐帳篷”,CAMP重慶總代羅波總表示,“獨特的功用性能減弱,舒適性能增強了,這是一個明顯的趨勢”。
戶外品牌轉向泛戶外的利處顯而易見,一是投入少,來可以克服專業戶外產品技術要求嚴格、研發周期過長、成本過高的弊端;二是門檻低,代理國際品牌可以免除資格又不夠的尷尬,經營自主品牌時避開與國際品牌的正面交鋒;三是姿態相對高,以戶外產品進入休閑市場,起點高于普通的休閑產品,錢途看好。在中國,有個不成文的 832 定律。當標桿企業推出一項產品之后,如果跟進廠商提供的產品能夠做到性能是前者的 8 成,價格是其 1/3 的話,那么,后續產品的市場規模將可以達到前者的 2 倍。
于是不難理解,打著泛戶外的旗號,駱駝的店越來越多,生意越來越好,不但已深入三、四線城市,是當地的名牌產品,甚至成了戶外行業登山鞋標準的制定者。因為意識敏銳而搶占先機,樂登旗下的駱駝、圣弗萊品牌去年雙雙挺進全國戶外運動鞋銷量前十寶座,駱駝品牌更是拔得頭籌,
戶外媒體人李昌發認為,泛戶外是一種從上而下過來的理念,由廠商通過宣傳把理念傳遞給消費者,他的目光不僅僅只停留在戶外這一畝三分地上,這也是泛戶外越做越大的原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