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丹之二:獨特的服飾文化
服飾是一種文化,它記載著一個民族的歷史,展現一個民族的風情。白褲瑤族主要分布在南丹縣里湖瑤族鄉和八圩瑤族鄉,總人口3萬左右,被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認定為民族文化保留最完整的一個民族。族中男子上穿黑色長袖衣,下著及膝白色大襠褲,白褲瑤因此而得名。白褲瑤女子一年四季都穿著藍底繡紅邊的百褶裙,冬季上穿黑色長袖衣,夏天上衣則改穿斑斕美麗的花掛衣,掛衣圖案因宗族而異,掛衣前胸后背各為一塊方布,肩布相連,下擺相扣。掛衣后繡有一個正方形圖案,形如印章。
白褲瑤男子的褲子一般是白布制成,褲長及膝,褲腳用黑布包邊,紅線繡花點綴,膝蓋處繡著五根直的紅線條,中間三根長,兩邊兩根短,形狀象手印。
白褲瑤男女所穿的服裝,都是女子親手所種的棉花,而且自紡、自織、自縫、自繪,然后蠟染和針繡而成。
白褲瑤婦女夏季的服飾,其上衣實際上只是兩片布,是一種套頭穿的“掛衣”。這種衣服前后襟各為整布一塊,無領、無袖,前后片亦不縫合,兩塊布自然披落在前胸和后背,里面什么都不穿,側覽女性雙乳若隱若現。一但彎腰干活,便是全覽無余。據民俗專家說:白褲瑤族婦女不遮雙乳,不是情欲上的展露,實際上是對母性和生殖上的至高無上的崇拜。
白褲瑤用來蠟染的原料,取自一種名為“粘膏樹”的樹漿。白褲瑤婦女用小鐵鍬割開樹皮,一點點地取下從粘膏樹的傷口流出的膠漿,放在一個盛有水的容器里,與牛油混合后,經過熬煮就成為了蠟染的原料。做衣服時,她們用特制的畫筆在白布上畫上一些圖案,然后經過染、煮、浸、泡、曬之后,布面就會黑白相間,再繡上一些花紋,一件絢麗多彩的白褲瑤服裝便做成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