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裙長進化史
一百多年以前,女人們逐漸舍棄繁復的無褲裝進化史。
1901-1910年在愛德華三世統治英國期間,愛德華風格是當時流行的奢華風格一種,沙漏造型,緊身胸衣以及百合狀的長裙組成。另外,一代“時尚界的統治者”的法國設計大師Paul Poiret(保羅·波萊特)傾向設計線條流暢的裙裝,靈感來自于法國執政內閣時期的風格和東方風格,一并涵蓋設計師自身生活工作環境的華麗風格。
1912年更是設計出了一種極端的裙子,下擺收窄,裙長及踝,臀部較寬的斜開式,著裙者甚至無法賣出三英寸額步履,即紅極一時的“蹣跚裙”。波萊特崇尚東方美學,一改19世紀被強調的束縛線條,華麗俄羅斯宮廷感的細節處理,波斯味十足的穿戴加之松身舒適的長裙深受當時的貴族和時髦女子的寵愛。
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女裝發生了革命性的變化,女權運動是其中最重要的影響因素之一。一批新型的、更加職業化的女性的涌現,促使職業裝應運而生。人們不再需要那種使身體扭曲變形的緊身衣,開始拒絕那些強調女性特征的設計,而是需要更多的腿部自由。由此便出現了簡單寬松的直筒連衣裙和直筒裙。簡約設計的香奈兒套裝也應運而生,經典小黑裙也從當時開始。相比日裝之下的晚裝部分,受到“喧囂的20年代”下Flappers(短頭發、短裙、化妝且經常出沒于爵士樂派對現場的年輕女子)的出現,飾以珍珠、亮片、流蘇的寬松低腰連身短裙也就一度盛行開來。
隨著女性衣櫥的詳盡細分以適應不同的場合,比如城里還是郊外,酒會還是非正式的派對,體育活動等等,這一時期的女裙常采用垂感號的面料,長及小腿,突出腰線,臀部收窄,下擺展開。通過采用斜裁、垂懸、圍裹突出線條的精致,腰線回歸原來的位置。盡管經濟蕭條,30年代能是人人渴求創新的年代,與20年代的香奈兒媲美的當屬意大利設計師艾爾莎·夏帕瑞麗的設計,總是以別出心裁征服眾人的她在30年代后期的時候更將時裝的重點從腰臀部移至肩部,加寬墊肩視覺上收小了腰腹線條,此種從倫敦近衛軍制服上得到靈感而設計出的女裝也被當時的是時尚雜志評為夏帕瑞麗“最具想象力的創造”。{page_break}
二戰期間的物資短缺直接影響著服裝業,也影響了女人裙子的長度。在服裝需要限量供應的年代,款式自然又短又小,褶裥數量,袖子、腰帶的寬度都有相應的規定,裙長及膝而且剪裁得很窄,盛行實用性強的套裝。直到戰后的1947年高級時裝在巴黎復蘇,人們渴望重新穿上漂亮的衣服,迪奧便推出了“NEW LOOK”:長及小腿,裙子下擺寬大,上衣肩部圓潤,充分展現了女性優美的形體。另外,或許是因為二戰期間窄裙身的沿襲,更加修長瘦窄的鉛筆裙便開始流行。
20世紀50年代是充斥著各種文化形態,40年代晚期的迪奧風仍在持續,隨后50年代各種更易于加工復制的新式面料開始被廣泛運用,裙裝長度抬至膝蓋但變化幅度不大的情況下,原本運動場上的女裝短褲倒是陸續出現在人群中。另外,50年代后期設計師瑪麗·肯特在她的倫敦服裝專賣店中實驗性地推行小短裙,她認為下擺在膝蓋以上的半裙活動更自由。與此同時,圓擺裙隨著奧黛麗·赫本的經典螢幕影像而風行,瑪麗蓮·夢露這位性感女星更是成為帶動裙擺上升的好例子。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