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老總必讀:服裝終端為王 您知多少?
在一次圈內例行聚會上,我們桌上的兩位嘉賓當仁不讓地成為談話的主角,他們是北京兩家著名阿瑪尼應該在什么位置。這是一個非常有玄機的問題,很敏感,也很勢利。再后來,他們由政見不同改為互相攻擊對方的缺點,其中一個CEO談到另一家商場的對外宣傳形象圖片太難看,他的原話是:“比燕莎的形象照片還難看。”被批評的那家商場的CEO好像被戳到了軟肋上,但是卻毫不示弱,并現場懸賞2萬美元尋找攝影師,為他們商場拍出令人滿意的圖片。真是有氣魄,聽得我只剩下吃飯的份兒,而同桌的幾個服裝企業家以及協會領導也一反往日居高臨下的態度,始終謙虛地、微笑地做洗耳恭聽狀,甚至都沒有人出來勸架。我不由心中暗暗感嘆:這些商場精英們真是被寵壞了。
想起我在服裝企業做設計師的時候,我們的服裝可以在國貿地下一層賣,在那個大牌云集的地方,商場給了我們一塊風水寶地,幾根橫桿,我們的服裝就參差不齊地碼在橫桿上。那時候,不需要做廣告,不需要任何陳列手段,我們就可以賣貨。讓我奇怪的是:我設計的幾款自認為很平常的服裝在國貿賣得很火。開始,我還可以非常理性地分析為:這是商場里服裝沒有特色和個性的表現,越是大路貨越賣得好,但是時間長了,我竟然開始以假亂真地自大起來,覺得自己像一個知名設計師的料了。記得當時唯一讓老板頭疼的問題是:秋冬季該生產點啥?每當開始秋冬季設計的時候,老板總會緊張地、甚至有點神經質地一遍遍重復:是生產羊絨大衣還是羽絨服?當時我們并不知道,這是一個事關生死的問題。
現在讓服裝企業老板更頭疼的問題是:如何進入商場。這個問題對于他們來說比生死還重要。同商場高管們對國際奢侈品大牌的諂媚相比,中國本土服裝品牌的待遇顯然屬于硬幣的另一面。企業家們為了進入商場往往使出渾身解數,所以,你會看到只要有商場高層出席的場合,一般服裝企業家都會不請自到;有些不善交際的企業家,索性高薪聘請有商場資源的銷售經理;甚至還有不服氣的企業家開始嘗試著開社區店,但是畢竟沒有商場人氣集中,到最后還是以妥協告終;更有甚者,有些實力雄厚的企業選擇自己開商場,曾經漢帛收購國大百貨就是其中很典型的一個例子。
北京一家著名男裝企業曾經贊助百貨業的一個活動,幾乎全國一類商場的老板們悉數到場,贊助企業斥巨資安排了一次豪華晚宴,坐在我身邊的一位商場老板卻毫不留情地表達了不解:“做得跟奢侈品大牌似的,過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