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奢侈品牌集團興起聘任美國高管熱潮
或許英國人正在大舉“入侵”美國媒體業——從皮爾斯•摩根(PiersMorgan)均是如此,但與此同時,一種反向“入侵”也正發生:近幾年來,美國品牌和零售業高管已成為著眼全球擴張的英國奢侈品牌集團眼中的“香餑餑”。
一個關于英國零售商和品牌的即時性調查表明,在英國零售業和品牌集團新任命的經理人中,有不少來自美國的面孔。以專供皇室所用的奢華文具和優雅配飾而聞名的品牌Smython去年10月聘請了前GapandBananaRepublic公司的老將安娜•麗莎•弗勒曼(Anna-LisaFroman),就任公司高級副總裁;上個月,倫敦布朗斯百貨(Browns)宣布,曾供職于紐約巴尼百貨(BarneysNewYork)以及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SaksFifthAvenue)的美國人魯斯•瑞伯格(RuthRunberg),將取代另一個美國人埃林•馬拉尼(ErinMullaney),成為布朗斯的新任采購總監。經營鞋類的KurtGeiger集團去年夏天也任命BergdorfGoodman公司的前采購斯科特•太普(ScottTeppe)為其奢侈品部門的主管。
在一大批登陸英國的美國人中,上述人士只是其中的部分新成員而已。其他人士包括:2008年搬到英國成為Liberty總經理的愛德•伯斯戴爾(EdBurstell);曾供職于巴尼百貨的紐約人喬伊斯•阿瓦隆(JoyceAvalon)也于同一年加入了高檔化妝精品百貨SpaceNK,擔任首席運營官,負責采購與銷售;2007年,喬希•舒爾曼(JoshShulman)作為首席執行官加入了JimmyChoo;出生于美國、曾供職于香奈兒(Chanel)的瑪麗-阿黛爾•麥凱爾(Mary-AdairMacaire)最近搖身一變,成為了針織品牌Pringle的首席執行官。
事實上,如今你若是走進任何一個英國大牌奢侈品公司的總部,你都很可能會聽到帶有鼻音的美式發音。例如,在位于Westfield購物中心的全球奢侈品網上專賣店Net-a-Porter的總部,這家網絡零售創始人娜塔莉•馬斯內(NatalieMassenet)雇傭了一大批的美國精英,其中包括擔任市場營銷副總裁的艾莉森•羅尼斯(AlisonLoehnis)以及擔任采購總監的霍利•羅杰斯(HolliRogers)。在品牌折扣店Outnet,英國人斯蒂芬妮-菲爾也是從在紐約的奢侈品零售商網站Portero.com擔任銷售主管而獲得經驗的。
難道這僅僅是巧合嗎?“也許這就是資本主義文化。在美國,我們被訓練如何去賺錢,”現在身為顧問的埃林•馬拉尼說。“在美國,時尚不僅是一種創意,它也是一種商業。你要實現高達50%-60%的利潤,否則就不行。這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SpaceNK的阿瓦隆對此表示同意:“美國人更為進取,他們非常積極主動。他們的觀點是,‘如果它可以發生,它就會發生’。美國人也具有更為全球性的商業視角。”她還認為她的美國同胞們常實話實說,而且“人們需要學習美國人的這種直率。我們從不圍繞話題兜圈子。”Liberty的伯斯戴爾也認可這種直接的方式。“不需要顧左右而言他,”他說。“在英國,有時人們不愿意去解決實際問題。”{page_break}
典型的美式作風也可從英式作風中受益。馬拉尼說:“在美國太注重銷售了。而在英國你可以更多的關注創意。這與美式作風是個完美的結合。”
這種文化交流的整體吸引力是顯而易見的。許多美國奢侈品牌已經實現了國際化經營,因此員工們有機會擁有新區域經營的豐富經驗。而很多公司業務往往覆蓋美國多個差異極大的州,解決其運營挑戰的經驗就更不用說了。此外,對于尋求向美國擴張的公司來說,美國員工能夠提供第一手的建議和人脈關系。
擁有自己公司的零售業招聘顧問卡倫•哈維(KarenHarvey)說:“美國十分善于培養既懂得產品的重要性,又了解客戶的商業專家。許多企業高管都是優秀的商業專家。”
美國精英向歐洲市場的“遷徙”開始于羅斯•瑪麗•布拉沃(RoseMarieBravo),她讓巴寶莉起死回生的故事已成為零售業的一段傳奇。1997年,擔任薩克斯第五大道百貨董事長5年之久的布拉沃被病入膏肓的英國外衣品牌巴寶莉引進,擔任總裁一職,以拯救巴寶莉。布拉沃任命凱特•莫斯(KateMoss)擔任形象代言人,并從古馳(GucciGroup)挖來里斯托弗•貝利(ChristopherBailey)擔任創意總監。巴寶莉在美國迅速擴張的成績令人印象深刻,截至2003年9月30日的6年間,其銷售收入由4.7億美元倍增至10億美元,營業利潤達到1.15億美元。
三年后,布拉沃把執掌權遞交給她的美國同胞——LizClaiborne的老將安吉拉•阿瑞德茲(AngelaAhrendts)。安吉拉創造了同樣驕人的業績:巴寶莉上月宣布,其三季度的銷售額達4.8億英鎊,比去年同期增長26.3%。另一個美國人安迪•加諾沃斯基(AndyJanowski)擔任公司的首席運營官。(有趣的是,除了是蒂凡尼和雅詩蘭黛的董事會成員外,最近布拉沃還成為英國另一個強盛品牌JackWills的非執行董事)
喬伊斯•阿瓦隆說,美國人帶來了一個局外人的視角。“你可以發揮你所知道的全球性優勢,”她說。卡倫•哈維也同意這一觀點:“他們對這種全球性運營的內在規律十分了解,能使企業重歸正軌。”高管人才招聘機構Martens&Heads的瑪克辛•馬滕斯(MaxineMartens)補充道:“我們可以看到未來的潛力,而不僅僅是過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