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億美元國際訂單:服裝企業為什么接不了
資質認證等“軟實力”投資不足成中部企業出口障礙
再過幾天,鄧小雷就要和芬蘭零售業巨頭斯多克曼(Stockmann)公司談具體合同事宜:“目前還在協商的過程中,預計這次簽訂的合同金額在200—500萬美金。”
鄧小雷是安徽中安進出口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安徽中安”)經理。3月29日,他參加了由安徽省商務廳和阿里巴巴共同主辦的“阿里巴巴國際買家采購論壇暨合肥大買家采購洽談會”。在這個會上,他談下了一筆夾克衫代工生意。“國外大型采購商直接到安徽來尋找廠家,這還是第一次,這次做好了,以后會有更多的機會。”鄧小雷說。
但是,像安徽中安這樣,能夠抓住商機的企業還是少數。
“我帶了一些樣品去洽談會,一些國外的采購商還沒有看貨,就問有沒有相關的資質認證,沒有認證根本就沒有談判資格,更不用說接單了。”一位參加洽談會的安徽企業代表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鄧小雷表示:“沒有訂單發愁,訂單機會找上門卻沒有接單能力更發愁,內地的中小紡織企業應該加快做好前期的資質認證等工作。”
中部企業全球化意識明顯落后于沿海
“與浙江、上海等地的服裝企業相比,安徽服裝企業生產每件成衣的成本能夠便宜1美元左右,這是安徽服裝企業的價格優勢,但是競爭力卻還不強。”鄧小雷說。
鄧小雷分析說,安徽大部分的面料、輔料要從浙江等地運過來,物流還欠發達,這勢必造成產品成本上升,更重要的是本土的一些廠家還沒有形成規范性的操作流程,這些都是安徽企業接單困難的原因。
“歐洲市場對服裝企業的生態環保、合理用工等方面較為關注,他們會把這些看成是談判的前提,但是內地的企業目前還缺乏相關的認知,總是要等到碰上相關問題才會去解決。”鄧小雷說。
這些規范涉及生產的各方面,譬如對工人的社保、加班工資以及生產規范操作方面都有嚴格的要求,并且需要相關的證明;而在生產操作過程中,即使是一個染色劑的瓶子,也需要有專門的瓶子和明顯的標識,能貫徹這些規范的企業并不多。
“有些企業即使達到了這些條件,也不會主動申請完善手續,做好認證。全省幾萬家紡織企業只有幾十家有接國外大買家訂單的能力,能達到要求的是千里挑一。”鄧小雷說。
鄧小雷的說法與潛山金鷺服飾總經理陸建中不謀而合。陸建中是浙江人,2008年8月份到安徽潛山縣開辦了服裝公司。
“浙江和安徽兩地的服裝企業老板,在思想觀念上有比較大的差別,浙江企業會采取各種措施來提高客戶的信任度,比如說內部生產管理的流程化、生產操作的規范性等方面都有明確規定,安徽服裝企業在這些方面的意識要差許多。”陸建中告訴本報記者。
金鷺服飾目前年產值達到1億元人民幣,在這次洽談會上,陸建中與兩家國外采購商達成了初步意向:“如果兩個單子簽下來,企業全年利潤能夠增加10%。” {page_break}
6大國際買家在這次洽談會上拿出了2億美元訂單,采購商品主要集中在紡織服裝等安徽具有成本優勢的行業,400多家安徽中小企業參與采購對接。
學習新規則:融入全球采購鏈
來內地尋找合作伙伴的國際買家,希望能夠找到長期的合作伙伴。
一位國際買家告訴本報記者,沿海城市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都在增加,而安徽能夠提供相對較低的價格,還具備了一定的生產能力。
“隨著東南沿海經濟的發展和勞動力、土地等要素資源成本的提高,在這些地區的采購成本也水漲船高,國際買家紛紛將目光投向內陸,尤其是與東部毗鄰的中部地區。”這位買家說。
這位買家說,目前,國際大買家紛紛“挺進中原”,包括安徽在內的中部地區企業需要學習一些新的規則,以求快速融入到全球采購鏈中,這是擺在中部企業面前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現在的認證市場,各種資質認證種類繁多,并且申請資質耗費的時間較長,認證費用也不低,一個認證就要花費1萬多元錢,這也是很多企業沒有進行資質認證的原因。”陸建中說。
陸建中正在辦理國家技術監督局的一個技術認證。“這個技術認證是國家承認的,相對來說比較規范,但是耗費的時間比較長,即使順利,最起碼要到半年以上才能夠申請下來。”
沿海服裝企業中接近30%的服裝生產工人是安徽人,長三角有上百萬安徽籍工人從事服裝業,人才儲備較好。另一方面,安徽目前擁有規模以上紡織企業1254戶,占全省規模以上企業數的10%;完成工業總產值548億元,占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4.2%。紗、布、服裝產量分居全國第11位、第13位和第12位。
金鷺服飾也在嘗試走品牌化的道路,公司當前雖然在做Only、Zara等外國品牌的代工,但已開始著手“馭虎”和“柏斯狐”這兩個自主品牌的前期推廣工作。
“品牌創立的時間不久,前幾天接到了第一筆幾百萬元的單子。”陸建中告訴本報記者,去年公司的利潤是500—600萬元,如果都是自己品牌的訂單,利潤將會達到1500-2000萬元左右。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