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寧品牌定位模糊股票前景令人擔憂
看樣子,憑借國際體育巨星的身份似乎不足以在商界也獲得成功。
運動服裝公司一度是中國消費領域的寵兒,而現在他們的光環正在逐漸褪去。去年12月,由體操冠軍轉行創業的李寧成立的同名公司公布的2011年第二季度的訂單數低得讓人意外,導致其香港股價下跌15%,市值損失30億港元(3.861億美元)。李寧公司的同行中國動向集團公布的銷售訂單數也不盡如人意,二者去年的股價均下跌44%。
這兩家公司的股票是該行業公司中表現最差的,其他同行業公司的股票也在去年下半年開始走弱。整個行業的股價約下跌17%。
李寧和動向集團2011年第二季度訂單量的增幅分別為0%和3%,遠遠低于2010年第二季度的22%和15%,這加劇了外界對曾經高速增長的中國運動服裝行業發展放緩的擔憂。雖然他們的競爭對手2011年第二季度訂單量的增幅相對健康,達到20%以上,但對該行業前景的擔憂可能會繼續對今年該行業的股票施加壓力。
去年拋售運動服裝類股的現象表明一些曾經交易估值很高的公司不可避免的將被重估。據高盛(GoldmanSachs)統計,例如,李寧股票的市盈率以2011年全年盈利來計算是13倍,自2004年6月首次公開發行以來的平均市盈率是23倍。德意志銀行(DeutscheBank)說,2011年將會是該行業的“調整之年”,因為依靠開新店推動的傳統擴張模式的步伐開始減緩。
據高盛估計,過去幾年,運動服裝店面積的增長率一直趨于緩慢,2007年比上年同期平均增長80%,而2010年跌至18%,因為同一店鋪的銷售增長率落后于其他零售領域,租金上漲也導致利潤率降低。
但2011年同樣也將是運動服裝公司業績出現差異化的一年。李寧去年攻占海外市場肯定吸引了很多注意力,但在塑造品牌方面,高盛認為此舉是一步錯棋。
高盛說,李寧的品牌定位介于全球高端品牌和國內大眾市場品牌之間,這種沒有清晰的價值定位、卡在中間的狀態是有風險的。
相比之下,知名度較小的品牌反而做的很好,他們繼續將重點放在中國大眾市場,充分利用城鎮化進程而獲利。瑞士信貸(CreditSuisse)認為,匹克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和安踏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在未來兩年內會繼續保持強勁增長,前者74%的收入都來自大眾市場,后者在鞋類和服裝銷售量方面是中國運動服裝品牌的領先者。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