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投入產出比引關注 天氣竟可指導服裝進貨
每天傍晚,花一分鐘看一眼手機上訂制的氣象短信,已成為市區南俊路一服裝店老板陳先生的習慣,“每天都要關注第二天的天氣變化,根據天氣變化調整店內貨品擺放,對服裝的銷售有一定幫助”。
不少市民發現,今年的秋天似乎比往年來得更早一些。近日,氣象專家警告說,今冬歐洲可能將面臨“千年一遇”的低溫天氣,中國等亞洲地區恐怕也難以幸免。“千年極寒”若出現,影響的不僅僅是市民的生活,對于企業來說,也將面臨一場考驗。若能提早對寒冷天氣有所準備,相應調整生產,氣候變化也能帶來巨大商機。
氣象投入和產出比可達1∶98
“天氣對企業生產會帶來巨大的影響,比如海鮮運輸,一旦因天氣原因導致運輸時間延長,就可能造成海鮮死亡,價值降低。同樣,對于服裝企業來說,更需要通過天氣來決定要生產什么類型的服裝,以及生產的數量。”業內人士表示,企業在生產、采購、銷售計劃中考慮到氣象因素,不僅能夠避免損失,而且還可以在競爭中獲取一定優勢。有家品牌羽絨服生產廠家,曾因幾年的“暖冬”而滯銷,一度瀕臨破產邊緣,結果那年冬天天氣變得非常冷,為這家企業帶來轉機。
利用天氣指導服裝進貨、預留庫存,已經成為王女士的“賺錢秘訣”。王女士在石獅從事女裝批發多年。每年進入秋季需要換季進貨時,她都會查詢一些氣象數據并向在氣象局工作的朋友咨詢。兩年前的9月初,當大多數批發商開始進秋裝時,她以低價“吃”進大批連衣裙等夏季女裝,結果9月下半旬天氣依然酷熱,她的店鋪每日銷售額都在萬元以上。
西方經濟學中有一條德爾菲氣象定律:氣象的投入和產出比為1∶98,即企業在氣象信息上投資1元,便可得到98元的經濟回報。對于氣象投資的回報,中國氣象局也曾開展了一個全國氣象服務效益評估項目,并得出一個相當令人吃驚的結論:我國氣象部門提供的氣象服務,每年至少在經濟社會中產生了3328億元效益,投入產出比可達1∶69。
企業可提前評估氣象調整生產
“目前所有的冬裝訂單已出貨完畢,今年冬裝出口較去年要好些。”從事服裝出口多年的石獅一服裝生產企業負責人林山說,2008年下半年產品出口銳減,但從今年5月起,以前的歐美客戶紛紛跟公司聯系,洽談增加訂單的相關事宜。“歐洲客商對氣候關注度較高,提前增加今年秋冬裝訂單量,與他們對氣候的密切關注有很大關系”。
今年6月,遲遲不熱的天氣曾給一部分服裝生產企業帶來了大量庫存。但是,一些對氣候把握較準的企業,由于多準備了一些氣溫跨度較大的服裝,如馬甲、披肩、無袖茄克等,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比起不關注氣溫所造成的損失,企業關注氣溫所付出的成本可以說是微不足道。”福建羽晨服飾董事長丁儆著表示。兩年前,該企業旗下的一個品牌在生產時沒有考慮氣溫對人們消費的影響,在生產夏季服裝時沿用了秋冬的灰色調,結果銷量大減。“從那以后,企業在生產中不僅會考慮到未來半年左右可能的天氣變化,在發貨時還會考慮各個地區的天氣差異。”
對泉州的服裝生產企業而言,應當在換季生產前做好氣象評估。業內人士表示,泉州市服裝企業平時就應多關注和收集氣象信息,在換季生產前多向氣象專家咨詢,可請氣象專家對當年冬季寒冷程度或夏季炎熱程度做評估,并根據評估報告結合自身收集的近幾年天氣變化數據,對生產結構進行調整。
部分地區已開展氣象定制服務
實際上,氣象服務在國外早已成為重要產業。英國氣象局的年商業氣象服務總收入達1548億英鎊。在美國,大約有300家私營氣象預報公司在為企業提供氣象服務。在日本,僅東京一地就有氣象專業公司上百家,業務遍布社會生活各個領域,如環境、防災、能源、航空、海洋等等。
國外不少企業已經得到氣象投資的豐厚回報。日本經營電冰箱和空調的廠商,每年都會斥巨資購買大量的氣象信息和氣象數據,以此來分析氣象變化與銷售額的關系。除此之外,諸如空調指數、冰激凌指數、泳裝指數、食品霉變指數、情緒指數、睡眠指數等一系列氣象指數,都可以幫助企業預測并提前確定生產營銷計劃。
目前,我國部分省市的氣象局也已開展天氣定制的服務,江西一男裝品牌專賣店就曾與當地氣象部門簽訂一份提供氣象服務的協議,協議中明確寫到氣象部門在簽訂協議的幾個月里,每月分三個階段向商家提供未來10天的天氣趨勢分析報告,并在出現突然氣候變化時,提前1天至2天及時電話通知商家,避免商家因天氣變化造成經濟損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