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校服”困擾學生 成本成為關鍵因素
“校服質量差與價格因素有關!”一位高端校服品牌的負責人透露,現在校服的價格普遍比較低,廠家為了訂單,也壓低價格,家長和學校都滿意,但畢竟成本在那里,要想用低價做出校服來,只能用差面料、差工藝。“有些工廠拿下單子后,自己不做,送到小作坊里去。”這位在品牌服裝行業工作了19年的專業人士表示,現在面料的價格上漲非常厲害,棉花羊毛等價格都很高,這時就有企業會使用庫存面料,甚至偷工減料。而工人的工資現在的大幅上漲也是眾所周知的,有些企業甚至缺少品質控制人員,校服上線頭多自然沒人管。
“但太高的價格確實家長們也比較難接受。”這位業內人士表示,以他們的春秋校服為例,一套300元,但其中的面料都是定制的,西裝工藝按成人的進行“大做”。“校服又與成人服裝不一樣,要考慮留出三年的生長空間,比如褲子要卷邊隱形五厘米,很多位置都是可以調節的。”
“問題校服”讓不少學生穿著不舒服,容易出現皮膚過敏等問題。實際上,國家對學生校服有相關的強制標準。江蘇省紡織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唐祖根介紹說,“目前有四個版本的標準在使用。”據悉,包括行業標準FZ/T73021-2004《針織學生服》、國家標準GB/T22854-2009《針織學生服》、行業標準FZ/T81003-2003《兒童服裝、學生服》、國家標準GB/T23328-2009《機織學生服》。前兩個標準適用于以針織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學生服,后兩個標準適用于紡織機織物為主要原料生產的學生服。“國家標準是行業標準的升級,由于行業標準沒有公告作廢,因此有四個版本存在。”
據悉,標準中規定的重點檢驗項目,包括校服的標識、纖維成分含量、甲醛含量、pH值、耐洗色牢度等。
既然有相關的國家標準了,那么在實際執行的過程中是否能嚴格執行呢?根據以往的抽檢結果看,不少企業對此標準會“打折扣”。例如,在去年9月江蘇省質監局公布的校服抽檢結果顯示,有服裝廠生產的學生服,標注纖維含量為粘膠(35±5)%、滌(65±5)%,而檢測結果卻是含滌100%,這樣的纖維含量比例難免會出現不吸汗、透氣性差的問題。此外還有十幾種產品的標識不合格,如沒有檢驗合格證明,沒有成分含量等。
唐祖根介紹說,學生服面料一般采用棉與滌綸交織或混紡通過針織或機織的織造工序織造而成。因穿著需要,學生服要輕便、牢固,價格不宜太高,為保證牢固,一般都會添加滌綸原料來增強面料的耐磨性能、抗拉伸性能。從面料的組織結構分析,針織面料柔軟性、透氣性好于機織面料,但牢固性差于機織面料。
“學生家長反映穿著悶熱,不透氣,主要面料中滌綸比例較高,同時要兼顧春、夏、秋季的穿著,面料一般都比較厚實,所以夏天穿著有悶熱的感覺。”唐祖根表示,在現行的學生服標準中沒有設立對悶熱、透氣指標的考核。如有可能向學校反映,組織采購全棉或化纖含量較低的學生服,同時可分春秋季服裝、夏季服裝,“這樣能解決不透氣的狀況,但學生服成本會增加。”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