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聚力創新活力旺,打造“強富美高”的新盛澤靠你了!
集聚了2500多家紡織企業、7000多家商貿公司,年產各類面料130億米,東方絲綢市場年銷售額超千億元,傳統紡織產業轉型升級,領跑行業前列。日前,江蘇省委書記李強在吳江調研時強調,在加快轉型升級的發展階段,既要大力發展新經濟、探索新模式,也要注重發揮特色傳統優勢,充分利用各種獨特的資源稟賦,切實做好保護、傳承、提升的文章,努力讓傳統優勢煥發新活力,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盛澤,正在不斷刷新名片“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努力打造“強富美高”新盛澤。
今年上半年,盛澤主要工業指標實現兩位數增加,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6.9億元,同比增長21.5%,創歷史新高;工業技改投入為17.2億元,同比增長12.5%,為歷年最多;工業總產值同比增長12.84%,其中“紡織品、針織品及原料批發”和“化纖織造加工”兩項數據分別增長25.24%和17.11%,呈“快速增長”之勢。
蘇州吳江區委常委、吳江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盛澤鎮黨委書記、中國東方絲綢市場黨工委書記范建龍表示,盛澤正是抓住了“聚力創新”這條主線,緊扣“創新四問”(即蘇州在江蘇省創新格局中,怎樣發揮引領性作用;在推進自主創新中,怎樣追求原創性成果;在全面提升創新水平的基礎上,怎樣打造標志性品牌;在創新生態系統的打造上,怎樣更好地體現蘇州的開放性和包容性),不斷提升產業發展新形態,引領經濟發展轉型升級。
全方位發力引領盛澤新發展
作為國內重要紡織產業集群,盛澤紡織企業體量大且創新力強,不少企業從行業的追隨者發展為行業的佼佼者,甚至成為全球領域的領跑者。僅去年一年,盛澤在工業技術改造投入的資金就達到了43.43億元,投入之大前所未有。持續不斷的技術改造,把盛澤面料引向高端,盛澤由此被中國紡織界稱為“時尚面料之都”。
“實踐證明,依靠持之以恒的技術創新,傳統產業仍然可以站在價值鏈高端。”范建龍表示。
去年,2016年度國家火炬特色產業基地復核結果公示,吳江盛澤新興紡織纖維與面料特色產業基地順利通過復核。近年來,盛澤新興紡織纖維與面料特色產業基地憑借卓越的產業集聚優勢,積聚的平臺優勢,高效的服務優勢,逐步發展成為具備創新驅動、集聚發展、產業融合、特色引領的特色鮮明的產業集群。目前,基地集聚了2500多家以紡織為主的上下游企業,并形成一條從繅絲、化纖紡絲、織造、印染、織物深加工到服裝等紡織制成品的產業鏈,從研發、生產、市場、物流、服務為一體的配套體系,成為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紡織企業集群。
同時,基地內的中國東方絲綢市場吸引了7000多家公司和經營商戶,常年供應各類真絲綢、化纖織物、家紡布、裝飾布、服裝、紡織原料等10余大類、數千個品種。市場轉型升級之作綜合體智慧商城東方紡織城盛大試營業。
2013年以來,基地先后榮獲“全國超千億交易紡織市場集群地區”、“紡織產業集群創新發展示范地區”、“江蘇省紡織行業百億特色名鎮”和“國家級出口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等稱號。
這兩年,基地先后建成盛澤紡織科技創業園和創意園,其中紡織創業園升格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盛虹檢測中心和吳江紡織科技中心被認定為國家級服務平臺。目前,基地已擁有研發機構43家,基本形成了以國家、省、市三級高新技術研發中心為核心,重點骨干企業為依托的研發體系,研究范圍涉及新材料、新纖維、新裝備等領域。
“當前,我們正著力打造‘絲綢古鎮、紡織名城、面料之都’三張靚麗名片,重點實現自主創新能力、引領輻射力和國際影響力‘三個提升’。”范建龍表示,在現有產業集群基礎上,盛澤將進一步加快轉型,占領技術高端,拓展產品和市場領域,著力構建集研發、制造、物流、展示、交易等于一體的紡織產業體系,提高新興紡織纖維與面料特色產業基地創新水平,努力為中國紡織工業發展作更大貢獻。
全產業提升注入盛澤新活力
從科技創新到“機器換人”,盛澤紡織企業不斷求新謀變。眼下,越來越多的盛澤紡織企業都緊緊抓住機器換人、兩化融合的契機,借助智能化、“互聯網+”等機遇,實現產品、技術、裝備等升級換代,產業結構已從增量擴張轉向“高優強綠”,而發展方式也從關注規模速度轉向注重質量效率,發展動力從要素驅動轉向創新驅動,努力在挑戰中抓住新一輪發展機遇。
盛澤從過去只能生產化纖絲、白坯布等,到轉型生產時尚面料、流行面料;一大批企業著手設備更新換代,采用了世界先進的渦流紡設備;恒力、盛虹等龍頭企業,更是把所有搬運工作都交給了機器人,不僅節省了人工,而且大大提高了效率。
范建龍表示,今年將進一步引導更多有實力企業向智能制造轉變,使用更多的智能化制造設備和技術,努力打造工業4.0“盛澤版”,打好絲綢紡織行業升級牌,在產業時尚化、高端化、功能化方面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培育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的創新型企業。
正因為較早啟動紡織業轉型升級,提前布局智能制造和高端環節,盛澤依靠科技創新走出一條內涵提升、效益遞增的發展之路,在全面創新中實現企業的發展壯大,形成了合理的企業梯隊。恒力、盛虹、鷹翔等大企業作為行業的“頭雁”,領隊前飛;京奕、佳力、福華、漢通、華佳、晨龍新升等研發型創新企業,成為“獨角獸”,迅速搶占行業高處,引領細分行業的風向,并出擊全球市場。
全領域創新打造盛澤新名片
盛澤下一步的目標,是弘揚絲綢文化,高起點推進絲綢文化旅游業的發展。已成功舉辦17屆的絲綢文化節,成為盛澤人的絲綢文化盛宴。為此,盛澤將以今年10月16日舉行的第四屆江蘇(盛澤)紡織品博覽會暨第十八屆中國盛澤絲綢旅游文化節為契機,把一年一度的絲綢文化節疊加于這個影響全國乃至全球的平臺之上,并注入旅游元素,打造絲綢文化旅游節。
同期舉辦的2017年第二屆中國生態環保面料設計大賽頒獎典禮、中國生態環保面料創意發展研討會、全國服裝電商(盛澤)面輔料采購會、香港絲路青年設計師協會時裝作品秀、中國科協青年科學家論壇、東紡城·紫晶花2018春夏流行趨勢發布會等一系列活動,將為盛澤注入新智慧。
據了解,盛澤恢復圓明寺、絲綢老街等絲綢文化遺跡,加快推進占地約3000畝的圓明小鎮建設。盛澤通過把老街的莊面、先蠶祠、圓明小鎮和東紡城、宋錦文化園、絲博園等串聯起來,再結合鄉村蘇式風貌、農業生態觀光等資源,打造具有盛澤特色的全域旅游,真正展現中國絲綢第一鎮的魅力。未來,隨著蘇州S6輕軌通達盛澤,盛澤的絲綢產業延伸效應將更加顯現。
盛澤將繼續圍繞“建設以紡織為主導的創新型產業基地,建設現代化的新型小城市,建設全方位的城鄉一體化發展新格局,實現人民群眾生活水平質的提升”這個總目標,推進“555”計劃和“263”行動,其中,“555計劃”主要內容包括:建設蘇州灣科技城、新型半導體產業園、紡織循環經濟產業園、智能裝備產業園、物流科技園5大產業平臺,實施富民增收、公共服務、美麗鎮村、重大交通、平安法治5項民生工程,打造生態文明、智慧城市、創新創業、人文休閑、政務服務5大發展高地。“263”行動,即“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兩減”,減少煤炭消費總量、減少落后化工產能,“六治”,治理太湖水環境、治理生活垃圾治理黑臭水體、治理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揮發性有機物污染、治理環境隱患,“三提升”,提升生態保護水平、提升環境經濟政策調控水平、提升環境執法監管水平。通過這些舉措可以加快提升電子商務產業、實現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努力打造“強富美高”新盛澤。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