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制造業正在經歷成本之困:接連關閉是常事兒
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服裝生產國和消費國,吸納了大量的就業人員,也為當地貢獻了不少的財稅收入。然而,近年來,受到市場需求縮小,經營成本上升的雙面夾擊,我國服裝制造業正在經歷成本之困。
去年年底,在浙江諸暨市的楓橋鎮又有9家企業停產關門,其中,7家都是紡織服裝廠。在鎮上的一些服裝企業看來,這些企業相繼關門倒閉、最直接的原因是受了融資擔保的牽連。
諸暨市楓橋鎮某服裝廠辦公室主任張先生:因為他對方的債務,必須你擔保這家企業去償還如果某一家企業破產了那邊銀行對我的授信就會降低就會抽資而且它會產生一種多米諾骨牌這種效應。
諸暨市楓橋鎮浙江開爾制衣董事長何志江:由于現在勞動力工資的提高,福利的提高,原材料價格的提高,再加上各種稅費費用的提高,我們在國外出口的競爭就削弱了。削弱了之后呢,國外有好多訂單就不到我們這里了。
據了解,目前,諸暨楓橋鎮的服裝廠從原來的50多家已經減少到30來家,整個諸暨市的紡織服裝企業,則從最多時候的650多家減少到現在的2、300家。
諸暨市經信局綜合科副科長楊云貴:在成本上升,銷售價格沒有上升倒逼之下,企業的利潤非常小,甚至虧損,所以,一部分服裝企業選擇了停產,或者是轉移到其它成本比較低的地區去,或者選擇破產。
服裝制造業經歷著成本之困,那么,加工一件衣服,都有哪些方面的成本呢?接下來,我們就來給一件出口西服算算成本費用賬。在諸暨市的楓橋鎮,這家做外貿代工的服裝企業表示,為了維持生產,這件男士西服的利潤已經見底了。
加上貸款融資的成本,生產企業已經沒有利潤可剩了(利潤0)。
從這件西服的成本費用構成來看,占比最高的是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而占比上升較快的也是勞動力成本。
諸暨市楓橋鎮浙江開爾制衣董事長何志江:國外呢,應該講,價格是比較穩定的現在由于我們成本高了,這個三四十塊錢,就給我們的工資費用等其它東西吃掉了。
因為勞動力成本上升,諸暨市有不少服裝企業舉步維艱。然而,在諸暨市的大唐鎮,去年以來,通過“機器換人”降成本,襪子行業從絕境中起死回生。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做的。
在調查中,幾乎所有的企業都把勞動力成本當作主要的成本負擔。這在以手工作坊起家的大唐襪業尤其明顯。
諸暨市大唐鎮浙江襪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強:現在就是說,勞動力成本,工人工資,增加得特別快。像以前,他們的工資才一千多,兩千多,現在就平均的一個工資,都達到三四千這個樣子,就是增長速度比較快。這個的話,對我們這個公司應該說是壓力比較大。
在大唐鎮,家家戶戶做襪子已經有30多年的歷史。在這個戶籍人口僅為3萬人,卻擁有企業一萬兩千多家的鄉鎮,主要靠外來務工人員來做工。由于產業“低、小、散”,產品低質低價競爭,在過去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企業同樣陷入了無利可圖的困境。
針對大唐襪業瀕臨絕境的現狀,2014年底,諸暨市政府痛下決心、關停“低小散”企業,并以“機器換人”為帶動,配套襪業生產。現在,走進大唐鎮的襪子生產車間,大部分生產線上都找不到一個工人。從最初的手工作坊,到半機械化生產,再到現在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的機器人,機器幾乎替代了襪子生產的所有環節。
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黃群慧:機器人換人這個趨勢是個大趨勢, 當然對這個制造業來說,人工成本會大幅度降低,其核心根本在于你是要通過勞動生產率提高促進整個制造業的效率,不僅提高了它的規模經濟,還擴大了它的范圍品種經濟。
更多相關的資訊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吧。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