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市被授予“中國服裝制造名城”稱號 背后自主研發和營銷品牌的成功
日前,全國紡織產業集群授牌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平湖市被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中國服裝協會聯合授予“中國服裝制造名城”稱號,這是自2002年獲得“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后,平湖市第六次通過復審,并成功實現更名。接下來,跟隨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詳細內容吧……
從“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到“中國服裝制造名城”,雖然只少了“出口”二字,但對平湖市服裝產業來說卻是意義深遠,因為這意味著平湖市服裝產業從加工制造向自主研發設計和品牌營銷轉型取得了明顯成效,得到了行業的認可。
服裝產業是平湖市的傳統特色支柱產業,起步于上世紀90年代。發展之初以出口加工貿易為主,當時國際上不少知名的服裝品牌都是由平湖的服裝企業代為生產的。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平湖市的服裝產業在制造技術、品質管理上均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產業集群化水平高、綜合實力雄厚、出口創匯能力強等突出優勢,并被冠以了中國服裝跨國采購產業基地的稱號,全國紡織產業集群試點也花落平湖。
雖然平湖服裝贏得了各種榮譽或稱號,但大家對平湖服裝的印象大都停留在國內外知名品牌服裝的加工地而已。而對平湖眾多服裝企業來說,出口加工為主的貿易模式也讓企業觸碰到了發展的“天花板”。平湖服裝產業轉型已是大勢所趨。
據世界服裝鞋帽網的了解,早在2013年復評時,平湖市就提出了去掉“出口”二字的想法,但鑒于當時平湖市服裝出口仍占比較大,轉型效果尚未完全體現出來,最終還是被授予了“中國出口服裝制造名城”的稱號。
不過,也正是在2013年,平湖市服裝行業的轉型升級開始了質的突破。4月,平湖市下發了《平湖市傳統產業改造提升實施意見》,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政策是針對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而制定的。9月,平湖服裝文化創意園正式揭牌。截至目前,創意園已入駐各類專業服裝設計和品牌運營機構41家,與590多家企業簽訂合作協議,今年以來設計服裝款式1528款,銷售額4.3億元,設計服務收入7800萬元。同樣在9月,首屆服裝設計大賽總決賽亮相西瓜燈文化節。自那之后,已連續舉辦了四屆中國·平湖服裝博覽會和服裝設計大賽,不少本土服裝企業參與其中,讓企業進一步明確了轉型的方向,積攢了轉型的信心。
這幾年,平湖市服裝產業的轉型升級呈現出“政府出力,企業給力”的良好局面。依愛夫引入北歐COSPLAY服飾文化,其打造的“伊佳林開心夢工場”集游戲裝文化體驗游樂與產品創意、展示、服務于一體,開啟了中國童裝零售變革新思路,其自主品牌“IKALI”(伊佳林)在今年榮獲“中國十大童裝品牌”與“中國童裝最具文化創新獎”兩大榮譽。伊思佳將功能性服裝與體育、運動、旅游緊密結合,并開始拓展產品智能化,研發設計“新型智能沖鋒衣”及“納米碳膜超導發熱服”,組建“生活體驗館”和“戶外運動俱樂部”,打響戶外運動品牌。旗下自主品牌與大潤發超市達成合作,產品進駐華東地區200多家連鎖超市。這幾年,自主品牌的銷售額以每年15%的速度遞增。飛靈飛遜則成為羽絨服裝解決方案供應商,從設計、面料、打樣、品牌運營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務。
更多精彩報道,敬請關注世界服裝鞋帽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