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經濟開發區:樹立了嶄新的“生態型溫州模式”
國家環保部、商務部和科學技術部三部委正式批準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這也是我市首個獲此“國字號”生態金名片的工業園。到目前為止,我省已有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經濟技術開發區、寧波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和溫州經濟技術開發區4家。
開發區交通市政環保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獲批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既是動力,也是壓力,因為創建體系和指標一直在更新,管理要求越來越嚴格,每三年需接受國家三部委聯合組織的監督復查。在未來的發展和建設中,開發區仍將繼續探索創新,進一步提高資源、能源利用效率,減少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量。同時積極發揮示范和帶動作用,凝練先進經驗,深入推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綠色發展。
據悉,開發區于2008年開始正式啟動“創建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項目,按照創建要求編制相關建設規劃,并于2009年12月13日通過環保部組織的專家論證,2010年國家三部委聯合發文正式批準同意開發區開展國家生態工業示范園區建設。經過5年的創建發展,逐步成為特色產業集群集聚區、民營經濟創新引領區、低碳經濟實踐示范區,在國內外樹立了嶄新的“生態型溫州模式”。
據了解,開發區現有297家規上企業,其中290家是民營企業。近年來,開發區圍繞溫州模式發展特色,通過優化產業結構和轉型升級、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和節能減排、深化污染整治和環境改善等生態組合拳,推進園區生態工業鏈建設。如溫州金帝集團有限公司,經過轉型升級,全面改進生產線和生產設備,采用節能馬達,全年節約用電140萬度,產生直接經濟效益150萬元,其產品全部采用環保型原輔材料,獲了得清潔生產企業、省級綠色企業等榮譽。由原奧昌合成革有限公司轉型升級后的浙江首想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園區內鞋革企業產生的大量邊角廢料,進行資源再生,年利用廢角料1萬噸,產值超8000萬元,產生經濟效益800萬元。
此外,通過 “政府平臺、企業運作、自主投資”的模式引進民間資本,為開發區環保產業發展開辟了一條全新的特色之路,既加快了環保產業的發展,又實現了政府與企業的雙贏。如海城電鍍中心、污泥熱電聯產項目、濱海中水回用工程,均是利用民資出資建設 。這幾年,園區污染物排放量明顯下降,2015年全區環境空氣質量優良天數304天,優良率89.2%。城市空氣PM2.5同比下降了7%,環境質量逐步改善。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