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大家為何不再熱衷赴疆包地種棉?究竟為何
劉師傅是河北滄州的一位“老棉花”,近幾年一直在新疆包地種棉。眼下正值新疆棉花播種時節,劉師傅卻說今年不再赴疆包地種棉了,這是真的,并不是愚人節的玩笑。
劉師傅道出了這幾年的辛苦和辛酸,尤其2015年讓他對在新疆種棉徹底失去信心。“2015年包了1200畝地,虧了20多萬元。”劉師傅算了一筆賬:2015年在阿克蘇包地,平均單產260公斤,較往年的380多公斤減產120公斤,減幅31.6%。籽棉平均交售價5.75元/公斤,較2014年低0.6元/公斤。2015年棉花產量大幅下降,籽棉價格下跌,讓種棉戶吃了虧。
除此之外,讓劉師傅傷感的是2015年棉花質量較往年大幅下降。他的棉花60%以上絨長不足28mm,馬值偏高是普遍現象。將棉花送到軋花廠,不是被一口拒絕,就是被大幅壓價。劉師傅說,綜合算下來,2015年種棉毛收益為1490元/畝。2015年在新疆包地費700元/畝,農資、人工費1600元/畝左右,合計2300元/畝。算下來,劉師傅虧損810元/畝(補貼未計算在內)。也就是說,2015年他承包的1200畝土地種棉共虧損97.2萬元。如果加上補貼款的話,劉師傅2015年也虧20多萬元。
“種棉風險太大,內地人赴疆包地種棉的好日子已經過去了。”劉師傅說,前些年,到新疆包地種棉一般一畝地純收入也在400-500元,但是,近兩年包地種棉收益有限,尤其2015年,90%以上的內地包地棉農最終以虧損收場。
劉師傅認為,赴疆包地種棉主要有以下風險,一是籽棉價格低。2015年,新疆籽棉價格徘徊在5.5-6.2元/公斤之間,較臨時收儲時期8.0-9.0元/公斤的價格跌幅較大。以成本核算,籽棉價格在7.5元/公斤以上,多數棉農才不虧本,2015年的收購價格顯然相差太遠。二是單產大幅下降。正常年景,優勢地塊的新疆籽棉單產都在400公斤左右,但是2015年單產卻降至了250-300公斤。近年來,新疆天氣狀況不穩,尤其在棉花的苗期、花期極易出現大幅降溫或大風天氣,為棉農生產帶來威脅。很多內地棉農認為,在新疆種棉聽天由命的成份很大。三是棉花質量下降。由于天氣及棉種選擇的原因,2015年新疆棉花普遍絨長短、馬值高、雜質多,這些問題讓新疆棉花名譽受損,下游企業采購過程中必須看完大貨才敢下單。
劉師傅說,以上這些就是今年大家不再熱衷赴疆包地種棉的原因。據了解,2016年赴疆包地棉農或較2015年減少三至四成,預計2016年新疆棉花播種面積下降,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的2016年全國棉花意向種植面積調查報告即將發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