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山西國營企業存活法則
煤炭經濟下滑,實際上,也許是個好事。山西省發展非煤經濟正當時,而山西省紡織業基礎好,又有一批有素質的企業家,紡織業完全具備做大的條件。目前,山西省國營紡織企業的代表當屬“綠洲”大麻,前身為晉東南紡織廠,又名陽城紡織廠。
用山西綠洲大麻紡織有限公司掌舵人的話來說,當初的轉型屬于歪打正著,現在看起來,卻深富遠見卓識。
該公司成立于1969年,做棉紡工藝,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引進大麻生產線,經過幾十年的歷練,大麻紡紗技術在國內屬于領先水平,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大麻是紡織材料中很小的一個種類,但“綠洲”在這個小種類中,占據著很大的影響力。
“員工有1500余人,每年的銷售額2個億。我們員工的生活和生產沒有剝離,員工有五險一金,有分房的福利。”總經理袁保衛告訴記者,我國的大麻制品一直依賴進口,大麻有很大優勢,稀釋排汗性,抗霉抑菌,成分含有大麻酚,可除臭。從2008年全球進入經濟危機后,大麻產品的銷售非但沒有下降,反而一個勁上升。
“買全世界最好的麻,紡全中國最好的紗,我們的成品三包,包免費漂白染色修布,最主要的一點是不拒絕小單,小單也很認真,超出顧客期望值,因為我們堅信小單就可能形成中單,中單就可能形成大單子。現在,日本的無印良品、優衣庫以及美國MAP等企業都和‘綠洲’建立了合作關系。今年,棉紡企業非常不景氣。然而,大麻產品一直在漲價,大市場對‘綠洲’產品的沖擊非常小。”說起市場布局,袁總分外欣慰。
面對眾多紡織業用工難的問題,“綠洲”卻毫無壓力。該企業年輕工人多,工資在2000到3000元之間。于陽城縣來說,“綠洲”,是意味著房子、票子等夢想實現的地方。
對于市場的大沖擊,山西紡織企業比較沉穩,順利渡過了今年的難關。不可否認的是,這些可以存活的企業,都有一個共同點——能準確把握市場,創新生產模式。
運城的民營企業臨猗縣恒晟紡織廠,產值過億元,屬于省內的標桿企業。恒晟掌門人的經驗談就是“企業要想存活,必須隨時調整產業結構,延伸產業鏈”。
恒晟紡織廠負責人郭長勝時刻關注市場,當他看到全國紡織品總體產能過剩,產品賣不掉,倍感形勢嚴峻。去年,他在棉紡工藝的基礎上,投資一個多億,引進了染紗技術設備,這一生產線可以染一千多種顏色。
“這種工藝只在河北省以及東北地區有,山西還是第一家。省內其他紡織企業的染色工序,遂從外地市場轉回本地。盡管我們的毛巾受大形勢影響銷售量下降,但其他產業緊跟而上,因而,我們的銷售額今年非但沒有下降,還略有提升。”在他的帶領下,該企業由100多人發展到1200多人,每年創造出6000多萬元銷售額。
“沒法靠別人,只能靠自己。現在是市場經濟,對于民營企業來說,不會將希望寄托在市場之外的東西上。”郭長勝清醒地認識到,市場才是檢驗企業的試金石。
趙根生意味深長地說,“山西省現存紡織服裝廠大多都集中在運城地區,運城有二十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占據山西省紡織業的半壁江山。這是因為運城是棉花產區,最主要的原因是運城幾乎沒有煤炭,只有河津一帶有一點點煤炭,所以產業結構重點在非煤行業。紡織服裝廠在臨汾有一些,晉城有一些,雁北地區基本沒有,只有朔州有一個亞麻廠,銷售也不是很好。”
山西紡織業為何發展不起來?趙根生剖析原因,前些年,煤炭形勢大好,供不應求,開個口子挖煤,操作很簡單,不用打市場,賺錢快。政府和企業都愿意賺省勁的錢,趨之若鶩,煤炭產業間接導致了很多其他產業發展滯后。
不可否認,南方城市以及山東地區也在做紡織,且做得風生水起。
“人家的產業鏈齊全,出口方面也好,一直走國際市場,這次,他們受到的沖擊也大。山東一個企業銷售額就是幾百個億,江蘇省一年銷售上萬個億,形成了氣候,形成了規模。”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