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人網紅可否拯救臺灣電商 或許可以力挽狂瀾
近幾年來在大陸吹起的微商、網紅電商的概念,其實在臺灣,這類型的素人電商形式一直沒有受到多大的注意力。部分原因,除了本身微信在臺灣并非主流的通訊APP(在臺灣主流聊天APP為LINE),加上民眾已經非常習慣使用主流電商的服務,尤其又在臺灣傳統電商的服務質量已有一定水平之下(例如:臺北市可六小時到貨、完善金融支付系統等),這類型的小微電商一直都不是主流業務。
今年的移動電商大戰,相較于前幾年之前,更強調所有民眾皆可以當賣家,以及特別強調不只賣還可以聊的社群功能!社群在這次的移動商務中占了很大的地位,相較于其他海外電商市場,臺灣電商圈其實在社群商務這一塊是起步較晚的。
目前臺灣在社群平臺做銷售最普遍的方式,便是使用Facebook社團+ Google 窗體+銀行匯款/面交付款,以最傳統的方式做交易,在Facebook最常見的業者大都是業余兼職為主的跑單幫的聯機代購或者大學生的二手交易市集,這也是為什么當旋轉拍賣進軍臺灣時,這些使用者愿意用旋轉拍賣這種對于賣家支持功能非常的平臺:因為他們之前的銷售方式,本來就沒有多大的銷售工具支持,當然部分原因也是旋轉拍賣從校園開始做起也是很好的推廣策略。
今年度開始,臺灣電商圈發生了一個很大的改變,尤其在移動社群商務這個領域。光是今年就超過了五家業者都宣布進軍行動社群商務,不單是如此,其產品要求又皆極為相似:全民賣家+社群商務+支付保障。基本上就是主打快速上架的簡單手機操作方式,一個大家都能上手的拍賣平臺,同時結合可以彼此分享自己的商品,又同時給予購物保障(例如:收到貨才付款給賣家的第三方保障)。
到底這些業者看中的是怎樣的機會,愿意前仆后繼的在同樣的時間點、打著幾乎同樣的要求、加入同樣的市場。難道這將會是面對淘寶來襲,臺灣電商的轉機?
目前在臺灣主打所有民眾都可以當賣家的業者,除了傳統電商業者Yahoo!拍賣的APP之外,還有其他作各式社群起家的 “跨界業者” 加入,例如:臺灣的音樂平臺KKBOX推出的KKTOWN、新加坡的游戲公司Garena的蝦皮拍賣、臺灣的游戲橘子的Swapub(與其他不同的是,Swapub主打的是以物易物的概念)。加入戰局的新創代表,則有臺灣團隊的手打拍賣,最后則是獲得紅衫資本領投的六百萬美金投資,在很早階段就提出民眾賣家概念的新加坡新創Carousell旋轉拍賣。
在這些群雄出來之前,臺灣的電商市場主要是由職業賣家所來提供商品,然而旋轉拍賣進軍了臺灣市場,在沒有物流、也沒有臺灣消費者習慣的信用卡支付或者便利商店取貨付款(超商取貨付款是非常主流的電商支付方式)的情況下,卻在年輕人校園陸續掀起一陣旋風。緊接著擁有龐大的資源的業者如Yahoo、蝦皮拍賣及KKTOWN開始陸續加入戰局,除了民眾賣家的概念之外,更強調了第三方支付金流保障,提供民眾完整類型傳統電商的銷售購物體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