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產業集群轉型升級 嘉祥“總部經濟+分廠+加工戶”發展模式
“我第一次到嘉祥來,沒想到一雙小小手套,竟然能帶動這么多人就業,有這么大的規模!”8月20日~21日,中國針織萬里行活動走進山東省濟寧市嘉祥縣,不少初次到這里的發出這樣的感慨。
一組數字可以看出小手套大產業的規模。在嘉祥,有上千種手套產品的生產加工能力,滑雪手套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62.58%,國際市場份額占我國滑雪手套國際市場占有率的76.38%,產品銷往歐美、日本、韓國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以說,嘉祥是全國企業密集度最高、產量最大的滑雪手套生產基地。
近年來,嘉祥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手套產業發展,出臺了扶持手套產業發展的專項政策意見,聘請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制定了產業發展規劃,建設了手套產業園,加快產業轉型升級。中國針織工業協會會長楊世濱表示:在嘉祥,可以看到,政府聚焦強勢引導后給手套產業帶來了很大提升,推動了整個產業快速發展。據悉,嘉祥縣手套產業以“總部經濟+分廠+加工戶”的發展模式,形成了手套生產加工及配套企業200多家、加工戶500多戶,帶動就業5萬多人,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時期,更是帶動了輔料生產、設備供應等配套企業50多家,興建了物流、運輸、商貿中介等服務企業10余家,打造出鋪天蓋地的創業帶動發展格局。
會上,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會長王天凱高度肯定了嘉祥手套在援疆建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做出的貢獻。他表示,嘉祥在新疆建設手套項目,用“總部+衛星工廠”的模式,解決了2000多少數民族就業。中央非常重視發展新疆,解決百萬人就業,嘉祥手套真正為當地解決了就業,促進新疆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我認為是非常成功的。希望嘉祥能繼續深入做得越來越好,進一步為新疆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同時為手套發展取得成功。據悉,在新疆英吉沙縣,嘉祥中興手套集團已建立了13個衛星工廠,今年底,還有35個衛星工廠要投產,遍布英吉沙縣14個鄉鎮。屆時將帶動更多人就業,促進當地群眾就業增收。
此次中國針織萬里行活動行至嘉祥,王天凱指出,集群間要加大溝通交流,集群的發展最重要的是地方政府給予支持,營造好環境。當前,各紡織產業集群都在轉型升級,王天凱指出,產業集群的轉型一定要緊緊圍繞市場需求,根據消費需求的變化,在科技、產品、管理以及營銷模式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加大與市場融合。同時,要注重履行社會責任。
活動期間,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產業規劃委員會發布了嘉祥手套產業發展規劃,成立了手套分會。中國針織工業協會與嘉祥縣人民政府簽訂了《關于國家級滑雪手套行業標準共建協議》,嘉祥縣人民政府與英吉沙縣人民政府簽訂了手套共建協議。嘉祥縣部分企業與客商簽訂了合作協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