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民營企業家的金融夢——鄭永剛
在中國這樣一個鮮有真正老品牌的市場,鄭永剛的心愿是將杉杉做成一個“百年品牌”。“中國老一輩的服裝人都有這個向往。目前產品的質量已經很好,雖然品牌上去很難,但是鄭永剛還在堅持。
從擴展鋰電池業務開始,杉杉在投資者眼中已然成為一個多元化服裝企業,而鄭永剛本人顯然更喜歡其金融家的身份。“我沒做過裁縫,我也不想做裁縫。人要不斷進步,我希望我是從服裝進來,從金融出去,我希望成為一個金融家。”
服裝業早已不是杉杉的第一大產業。杉杉控股旗下的上市公司杉杉股份發布的2014年半年報顯示,期內實現的18.72億元營收中,服裝業務僅占6.77億元。
作為民營企業,杉杉是較早于行業中進行轉型升級的,而相比早前的實業家,如今57歲的鄭永剛在外界看來更像是一位活躍的“投資家”。從1989年創立杉杉西服,鄭永剛帶領企業從服裝業到鋰電池材料,再到收購稀土礦進軍上游產業,近些年,杉杉又進行了大量的金融投資,不僅涉足銀行和保險,還通過多家私募基金和創投公司進行期貨、股權投資、風險投資等業務。
“嚴格意義上,我是一個投資人,服裝、材料、大健康都是截然不同的領域。對于投資人而言,投資任何兩者不存在互相的競爭性。”在回應跨界質疑時,鄭永剛這樣表示。
“靠服裝賺錢的年代已經過了。”鄭永剛說,目前集團旗下服裝板塊雖然占比不大,但仍有其一席之地,也是依賴服裝帶來的財富積累,杉杉才有能力去發展科技乃至做投資。
依靠服裝、科技以及金融投資多駕馬車拉動前進的杉杉,“野心”似乎并不止于此。“互聯網以外,下一步就是環境健康產業,一個是生命健康產業,這兩個產業會比較熱門一點,完了就是金融創新這方面會有一些機會。”鄭永剛表示,未來杉杉在健康產業一定會涉入,而且會涉足很深。
就在最近,同行雅戈爾也宣布擬投資10億元人民幣在浙江寧波設立健康產業基金,以抓住國內大健康產業的投資機會。而此前,包括阿里、蘋果等在內的互聯網巨頭均在積極搶灘“大健康”。業界普遍觀點認為,在大健康產業“圈地版圖”尚未有定論的階段,誰都有機會,但誰都需要面對強勁對手,包括杉杉在內的新進入者更是如此。
對于未來,鄭永剛坦言,杉杉還會在金融投資領域繼續深挖,“在資本市場,杉杉的服裝概念已經很淡了,杉杉是一個金融、資本運作比較成功的企業。”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