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大商場年底促銷熱 差異化競爭謀突破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事實上大多數服裝零售商都在同質化競爭,除了降低價格很難吸引顧客,但也有一些服裝店卻另辟蹊徑,把看起來小的市場做精做大,以差異化競爭開辟市場,同時以優質的服務來鞏固市場。
“差異化競爭意味著較少的競爭對手,避免了激烈的價格戰,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提升綜合競爭力上,尤其是提升服務水平,網購的迅速發展時刻提醒我們要優化購物環境、提升服務質量,讓消費者能開心地購物,否則會很容易被淘汰。”某正裝品牌一位資深服裝銷售經理王慶麗說。
同時也有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面對電商競爭,實體商場也有自身傳統優勢。比如,電商優勢多分布在大眾化品牌,或是一些品牌模糊的服裝上。但對于高端品牌來講,實體商場卻給人更加“可靠”的感覺,而這種感覺不僅僅來自于對品牌的信任,還有服務品質潛移默化的影響。
對于這一點,王慶麗也深有感觸,她告訴記者,消費者買衣服其實很多時候都是感性的,優質服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左右顧客的決定,“以正裝銷售為例,除了要為顧客提供推薦、裁剪等常規服務,還可注重一些額外的服務,如教顧客打領帶、幫忙搭配衣服等,這就能產生許多回頭客,同時通過口口相傳帶來新的顧客。這樣有效地增強了自身的競爭力,把更多的潛在顧客變為有效顧客。”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據網絡一份公開信息顯示,在美國,“一些傳統零售業在已有物流、倉儲體系,資信和支付體系也較為成熟的基礎上,只需搭建一個在線平臺,便可實現在線和線下銷售‘雙飛’。這種‘水泥+磚塊’的附屬電商企業悄然興起。”
然而,對于服裝零售市場來說,網購的來勢洶洶既是沖擊,也是一個機遇。網購的市場逐年擴大,已經成為一種消費趨勢,實體服裝銷售如果能借助網購的力量,或轉型開網店,或兩者相結合,未必不能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通過網絡銷售,除了能大幅縮減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極大地擴張了銷售市場,面向全國各地進行銷售,不再只限于本地相對較小的市場。據了解,目前,一部分傳統百貨商場已紛紛自建電商平臺,以實現自救。
同時,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傳統企業或品牌要想和電商企業互惠互利,就要與電商企業形成良好的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的整合模式。要做到這一點則需要做好兩項工作:其一,打破網絡與實體店的界限,依托品牌商已有較多實體店的優勢,順應電子商務發展的優勢,快速推進品牌商在電子商務這個新領域的發展,并盡快占領制高點;其二,應該提高實體店內的服務,顧客滿意后可直接在實體店內購買,也可以參與網上的優惠活動,通過線下體驗和線上優惠的模式吸引顧客,才能避免顧客流失。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