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舉行特別的服裝秀
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紡織服裝學院舉行了一場特別的服裝秀,壓軸出場的3D服裝系列驚艷觀眾。據了解,這系列服裝曾于今年11月在第十一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上展出,一時賺足了眼球。記者昨日探秘這些服裝的制作過程。
T臺上,模特身著的白色眼鏡、項鏈、帽子、裙襯,金色的馬甲,這些后現代感的服飾均是用3D打印機打印出來的。該校紡織服裝學院院長溫振華介紹,今年的光博會設置有3D打印創意時裝秀環節,當主辦方得知該校既有3D打印技術專業,又有服裝專業時,就將3D打印創意時裝秀全部交給該校承辦。
先由服裝學院的教師團隊設計款式,再將設計圖交給3D打印專業的師生,由他們在電腦上建模,然后打印出來。3D服飾的材質偏硬,為確保模特穿在身上貼合,每件服飾打印前,都需將模特的身材數據輸入電腦,然后量身定制,所以打印出來的服飾是獨一無二、貼身合體的。
這些服飾從設計到制作,耗費了師生們一個多月的時間。據了解,光博會上展示的30套3D服裝的成本高達20余萬元。
溫振華介紹,由于技術的限制,目前3D打印使用的多是塑料、金屬粉末等材質,質地較硬,因此運用在服裝上也以配飾為主,如果將來3D打印能用紡織材料,那么3D服裝完全可用于我們的生活中。
相關鏈接:
紹興檢驗檢疫局下屬的紹興紡織品檢測中心順利贏得一場招投標:給工商部門抽檢的衣服樣品做檢測。“盡管紡織品已經調出了國家法檢目錄,”紹興紡檢中心有關負責人說,“但紹興紡織企業眾多,出口時應進口客戶的要求,仍然需要作檢測工作。”
據了解,紹興紡檢中心2010年順利通過考核,成為首批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也一直是我市出口紡織品質量的重要把關者。目前,該中心檢測能力覆蓋棉花、紗線、織物、服裝等產品的檢測項目,是國內同類實驗中檢測項目最全的實驗室之一。目前,檢測項目包括紗線、織物、服裝等57個產品類別。同時,能夠進行540多個各國標準的鑒定,400多個檢測項目的服務。
去年8月份,紡織品不再列入國家法檢目錄。“也就是說,紡織企業出口產品時,國家規定不需要再做檢測。”紹興紡檢中心有關負責人說,但歐美國家對紡織品的檢測仍十分重視,一些客戶仍需要出口企業提供第三方的紡織品檢測報告。“因此,盡管調出了法檢目錄,我們一年仍要檢測幾千批次的紡織品。”
2010年11月,為更好地服務紹興市紡織服裝企業,紹興檢驗檢疫局與必維國際檢驗集團簽署合作備忘錄,還成立了紡織品檢驗合作實驗室。實驗室設在紹興檢驗檢疫局的紡織品檢測中心內。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是世界權威的質量檢定和認證機構,有著180多年的歷史。該集團在中國有數個實驗室。國際上許多大型采購商都認可其出具的檢驗報告。長期以來,如果國外客戶有檢驗要求,紹興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只能去必維集團在上海的實驗室檢驗。
隨著雙方合作進一步深入,今年,紹興與“必維”在柯橋正式成立了合資公司,這對我市紡織服裝出口企業是一大利好。紹興紡檢中心有關負責人說:“這意味著,紹興紡織服裝企業要做檢測,企業無需再將樣品寄送到上海檢驗,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檢測服務,既節省時間,又降低企業的檢測成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