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會展業還差一點“國際范”
重慶會展產業真正要做大做強,做出影響力,展會的品質也不容忽視。 在上個月的“渝交會”現場,馬曉燕認為“如果只注重展出面積,對進場展品質量把關不嚴、展會質量不高,最終會反過來影響到重慶會展的品牌。”
在許多業者看來,重慶急需的是打造一批真正有影響力的“國際范”展會品牌。通過大展會帶動整個會展產業發展,是國內外許多會展城市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發展道路。
2014年,重慶會展在這方面也有好消息。立嘉國際機械展覽會成功通過國際展覽聯盟(UFI)認證,這是重慶首個獲得UFI認證的會展項目。而國際展覽聯盟是迄今為止世界展覽業最重要的國際性組織。
“除了引進已經成型的知名展會外,重慶還將根據特色以及產業優勢做大本土展會品牌。”張建軍說,比如2014年的“重慶車展”(中國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吸引觀眾超過50萬人次,已經成為西部具有相當規模的汽車專業展覽。
“下一步,我們要爭取讓更多像糖酒會這樣的大型展會落戶重慶,同時把渝洽會、云博會等成型的本土展會做出更大的影響力,直至成為品牌。”張建軍說。
相關鏈接:
“2014·客家服飾文化研討會”在河源市區降下帷幕,30多名來自海內外的專家學者當天在河源市高新區一家制衣廠內觀摩了客家服飾集中展示活動,十多名服裝模特身穿各式客家服飾在眾多專家學者面前接受點評,專家學者們紛紛圍繞客家服飾文化創意這個主題,就全球客家服飾行業創制標準、服飾特質元素等問題,在研討會上提出了許多具有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
據河源市客家古邑文化研究會會長、當地客家服飾資深專家蔣武生介紹,客家服飾講究樸素實用,寬敞簡便,在服飾色調方面偏愛素色,尤以藍、黑、灰、白、紅等顏色最為流行。
客家服飾文化體現了歷史文化的積淀,“上穿大襟衫,下著大襠褲”作為客家傳統服飾的真實寫照,如今早已推陳出新,不少地方的客家服飾已滲入了現代文明與古代典雅相交融的文化元素。
蔣武生稱,據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初步統計,截至目前,客家服飾在全球各地得到了較好的傳承與發展,傳統的客家服飾現已發展到600多種1000多類男女款式在市場上流行和銷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