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141噸服裝成“洋垃圾”
許多外貿小店出售十分廉價的外貿服裝,還打出“僅此一件”的口號吸引顧客,您要注意,這些衣服可能是來自國外的“洋垃圾”。去年,惠州海關緝私分局查獲成立緝私局以來最大一宗舊衣服“洋垃圾”走私進口案,成功截獲141.11噸禁止進口的廢舊衣物。11日,這批“洋垃圾”在惠州市垃圾焚燒發電廠被集中銷毀。
去年開始,根據上級部署,惠州海關、惠州海關緝私分局聯合惠州市海防與打私辦開始了代號為“綠籬”的專項行動,全力抵御和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進口。
此次銷毀的廢舊衣服是惠州海關緝私分局自1999年成立緝私局以來查獲的最大一宗舊衣服“洋垃圾”走私進口案。2013年2月份,該局對惠州市一塑料包裝公司突擊查緝后,查獲一批疑似廢舊衣服的“尼龍布碎”,共計141.11噸。
記者在惠州市垃圾焚燒發電廠看到,各種顏色的廢舊衣服包裹捆綁在一起,基本都是穿過用過的舊衣服,猶如垃圾,還不斷發出刺鼻的惡臭。據了解,舊服裝是較為典型的“洋垃圾”,屬于國家禁止進口類的固體廢物。據惠州海關緝私分局工作人員介紹,很多非法入境的廢舊衣服經過簡單的清洗熨燙和包裝后,流入市場,部分商品還變身為搶手的“外貿原單”。
據了解,該案2名犯罪嫌疑人在香港委托多人進口沒有成功后,采取繞關方式從非設關地走私入境。經惠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廣東省高級人民法院裁定,涉案公司犯走私廢物罪被判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兩名走私行為人以走私廢物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六年以及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
深圳海關表示,下一步該關將繼續加大風險信息分析力度和查緝力度,加強查驗和防控的針對性;深入流通領域開展調查,適時開展查緝行動,嚴厲打擊“洋垃圾”走私違法活動,保護國家生態環境安全,維護社會安全和穩定。
相關鏈接:
日前,浙江檢驗檢疫局公布今年非強制性檢驗的進出口商品監督抽查情況。結果顯示,進出口商品整體不合格率較高。
在抽查的155批進口商品中,不合格批次占四成,其中不乏ARMANI JUNIOR、ZARA等國際知名品牌。而網購渠道抽查的16批進口服裝全部不合格,成為不合格進口商品的“重災區”。
其中,服裝不合格包括品質、色牢度不合格、有毒有害物質超標、貨證不符和一般說明不合格等。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