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檢驗檢疫局加強對進口服裝監督抽查
進出口紡織服裝的纖維含量一直是服裝類不合格檢出率比較高的項目,主要表現在各種纖維含量超出允差范圍、纖維成分的多出或缺失。
近日,蘇州某公司向江蘇蘇州檢驗檢疫局報檢一批進口服裝共計521件。經檢驗,48件男款套頭衫實測成分與標識嚴重不符,洗滌標識和吊牌上成分分別為棉88%、氨綸12%,實測值為棉94.5%、氨綸5.5%,結果不符合GB/T29862-2013標準要求。
蘇州檢驗檢疫局分析抽檢產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為:一是進口商質量安全意識不強。二是進口商與經銷商(代理商)對我國技術法規及標準掌握不夠,簽訂合同時質量條款定得不細致。三是到貨驗收不全面,對安衛環項目和標識是否符合我國技術法規及標準的規定未做到貨檢驗。
相關鏈接:
“有人在出租屋內以宿州中部鞋城名義,注冊網店賣假鞋。”順著這條線索,安徽省宿州市公安局經偵部門挖出了一個涉及浙、皖、蘇、豫、京等地特大制售假冒知名品牌皮鞋犯罪網絡,抓獲犯罪嫌疑人12名,打掉犯罪團伙3個、窩點11處,繳獲假冒品牌皮鞋1萬余雙。
“當下,經濟犯罪已逐漸成為主流犯罪,呈現出跨地域、產業化、鏈條化等特點。”安徽省公安廳經偵總隊副總隊長楊文告訴《法制日報》記者,隨著現代物流、網絡技術的發展,制售假劣案中的原料供應方、生產方、銷售方分布全國各地,在網上進行勾連,利用現代物流發送貨物,不用出面就可完成交易。警方發起集群戰役最初都需要從點滴線索入手,在深度經營之下逐步摸清整個犯罪網絡全貌。
此案中,警方先是發現犯罪嫌疑人制售假冒皮具的實體店,追蹤其交易信息。經過近兩個月偵查,揪出其上線的造假團伙,摸清該團伙的組成結構和經營模式,然后統一開展收網行動。
“以前因辦案條件和管轄權限制,可以說是‘鐵路警察各管一方’,就案論案。如果手上涉及外省線索,就通過內部發掛號信告知。”楊文說,集群戰役打破了這種地域限制,以整體作戰、協同作戰摧毀犯罪全鏈條,給違法犯罪分子形成極大的威懾力,同時避免了不統一行動造成案件交叉,讓犯罪嫌疑人有機會隱匿、損毀證據的現象。
經過多年積極探索和總結經驗,安徽公安經偵部門不斷創新和完善集群戰役打擊模式,從以往現場查抄向偵查深挖、個案查處向全程打擊變革。截至目前,全省公安機關共破假冒偽劣犯罪案件340起,發起以鏟除假冒偽劣犯罪產業鏈為目標的集群戰役5起,參戰外省發起的集群戰役47起。
“隨著犯罪形勢趨于復雜,以往主要用于偵破打假類案件的集群戰役,在打擊傳銷、非法集資等經濟犯罪案件中也得到全面推廣。”楊文說,安徽省公安經偵部門走集群戰役精品路線,從重數量轉變為重質量,要把案件做深做精,提升公眾對公安機關打擊跨區域犯罪組織的信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