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企業家談"跑路":優勝劣汰實屬正常
今年以來,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在民營經濟發達的泉州地區,對鞋服行業的不利傳聞頻現網絡,鞋服企業老板“跑路”的消息也有傳出。近日一些泉籍知名企業家在接受新華網福建頻道記者采訪時稱,“跑路”只是個別現象,雖然有部分企業面臨經營壓力,但一些龍頭企業已經率先突圍,出現了“止跌回暖”跡象。
“市場優勝劣汰,我覺得淘汰一批是很正常的。”安踏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丁世忠認為,晉江鞋服企業存在同質化問題,一些企業卻沒有積極應對,被市場拋棄很正常,但目前只是個別現象,并未波及整個鞋服行業。
丁世忠說,以前企業只知道生產,然后投巨資打廣告,現在這種簡單粗暴的增長模式已經落后,必然面臨洗牌。
事實上,安踏兩年前就開始了轉型升級。2012年底,安踏開始實施以“零售為導向的轉型”的戰略,將組織架構全面貼近消費者,重點提升終端店鋪和零售商的競爭力。2013年,安踏進一步強化了供應鏈,縮短了產品生產周期,并策略性地安排自產及外包生產的組合比例,以此提高生產及補單效率,減低成本。
“隨著經濟回暖和消費消費需求的增加,我們對明年體育用品行業持樂觀態度。”丁世忠說,安踏上半年營業收入41.2億元,同比增長22.4%;純利8.03億元,增長28.3%,一舉扭轉近兩年的頹勢,“而第三季度依然持續增長。”
無獨有偶,匹克集團董事長許景南也對公司前景充滿樂觀。他告訴記者,匹克今年“兩位數的增長沒問題”。此前,匹克2014年上半年報顯示,公司營業額增加10.1%至12.91億元,凈利潤較上年同期增加34.6%至1.21億元,訂單和銷量齊增,正在引領體育品牌復蘇。
“現在一些媒體說泉州鞋服企業不行了,我覺得有些夸大其詞,看行業發展應該看龍頭。”針對近期鞋服老板“跑路”傳聞,許景南表示,每年都有鞋服企業在倒閉,市場因勢利導,死一批就會強一批,不必過分悲觀。
而在利郎公司市場營銷總監張宇峰看來,雖然今年服裝行業不太景氣,但只要調整得當,未來充滿希望。
張宇峰說,今年利郎召開了3次訂貨會,訂單實現3年來的首次增長,公司業績正在慢慢反彈。
“輿論過分夸大了晉江鞋服業的危機。”泉州市工商聯主席、恒安集團董事長許連捷認為,目前晉江鞋服業雖然有一些企業經營下滑,但安踏等龍頭企業卻逆勢上揚,361度、德爾惠、喬丹、利郎、九牧王等企業訂單今年上半年也有不同程度的增長,說明實際情況沒有外界傳的那么糟。
泉州鞋服企業行不行,用數據說話才是硬道理。據統計,泉州市紡織業今年各月增幅均高于15%,充分反映出服裝和鞋業原料需求的逐步回暖。此外,在行業龍頭帶領下,今年上半年晉江制鞋業、紡織服裝業規模產值增長均超過10%,進一步傳遞了行業破冰的信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