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內衣市場開始熱銷
近日,大連天氣轉涼,各種御寒衣物也成為消費熱點。筆者走進多家商場,發現除常見的保暖內衣外,一種樣式精美時尚并能發熱的內衣迅速走俏,選購顧客絡繹不絕,尤其受到了年輕女性的追捧。
發熱材料并非高科技
筆者在一家內衣店內,多次聽到店員介紹發熱內衣時說出“色拉姆”、“莫代爾纖維”等詞匯,聽著的確很有“高、大、上”的感覺。服務員介紹,色拉姆就是在腈綸中加入了超微粒的陶瓷,使其具有發熱效果;莫代爾纖維則是一種類似羊毛具有吸濕發熱效果的材料,可以在吸收水分后將其轉化為熱量釋放出來。
從事內衣銷售多年的經銷商王若告訴筆者,發熱內衣的概念來自于日本,目前一些品牌推出的發熱內衣中含有的化學纖維或再生纖維,大多來自聚乙烯等石油副產品,它們早就存在,并不屬于新發明,不過是換了種叫法而已。
發熱內衣就是以吸濕發熱纖維為原料,通過吸收人體散發的水分,主動產生熱量。這種纖維材料最早是為登山隊員所用,后來推廣到普通消費領域,主要用來生產內衣。通常吸濕發熱性能與回潮率有很大關系,纖維的回潮率大則吸濕發熱性能好,比如羊毛;回潮率小則吸濕發熱性能差,普通腈綸、滌綸的吸濕發熱效果就差。也就是說易發潮的面料加入這種特殊纖維后,就容易有發熱的效果。
“發熱”成為商家炒作新概念
開發區某商場銷售員告訴筆者,購買發熱內衣的多數是年輕女性,雖然價格不菲,但并不影響它的受歡迎程度。筆者看了幾款店員推薦的發熱內衣,吊牌上的介紹可以用五花八門來形容。不僅有各種各樣的纖維名稱,還有一些商家將納米、觸媒等多種難解詞匯也寫進產品說明中,在店員的口中,這些都被以假亂真說成了發熱材料。筆者在多家保暖內衣品牌店中看到,“發熱”二字確實能讓商品“搖身一變”。
普通的保暖內衣一套售價約為200元,而多了發熱的宣傳后一套售價達400元到500元,若是加厚型的自發熱內衣,一套售價則飆升至千元。一位商場銷售人員表示:“內衣自己肯定不會加熱,但是會比普通的保暖性好。”
市民趙先生告訴筆者,“剛開始聽說內衣能發熱,覺得挺新鮮,服務員還介紹說這種內衣雖然貴,但是輕薄保暖,可以吸汗除濕,還保溫。我就花400多元買了一套,穿了半天,覺得渾身濕漉漉的,身上的汗都捂在了內衣里了,穿了一天身上都有味兒了?!笨磥戆l熱內衣也并沒有廣告上所宣傳的那么舒服,更沒有如銷售人員所說的那么神奇。
發熱內衣不可替代棉衣
為了了解發熱內衣的御寒程度到底怎樣,筆者做了一次測試。昨天早晨6時,大連氣溫在16℃左右。筆者穿好發熱內衣,外穿一件運動褲和一件小外搭,站在陽臺上30分鐘,升溫的感覺并不明顯。
大連民族學院物理與材料工程學院的董大朋博士告訴筆者,目前這種發熱纖維價格不低,來源主要還是依靠國外進口,所以發熱內衣是用少量的發熱纖維搭配其他纖維制造的。即使是真的發熱內衣,它的溫度上升也不可能非常高,一般能主動升溫2℃~4℃,提升溫度有限。因此市民不宜用發熱內衣來代替棉衣,還應注意保暖。另外,消費者在選購發熱內衣時,不要輕信廣告和銷售導購人員空口無憑的介紹,一時沖動,受騙上當;購買發熱內衣,最好是到正規的商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