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韁快速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大機遇
這里世界服裝鞋帽網的小編給大家介紹的是新韁發展紡織服裝產業,迎來快速發展大機遇。
百萬就業
“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目標是要解決新疆百萬人就業,同時發展好中國紡織服裝業。”中國服裝協會會長王天凱在2014中國服裝大會新疆服裝產業發展高端論壇上說。
“這是中央關于做好新疆工作的重大戰略部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人民政府常務副主席黃衛也這樣說,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是新疆實現就業的重要舉措,目前已成為新疆經濟發展的主旋律。
這源于2013年5月份,全國政協主席俞正聲來疆調研考察。期間,他提出了發展紡織服裝業解決就業的課題。
隨后,新疆自治區政府用半年時間進行調研,并向國務院提交報告,認為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是解決新疆尤其是南疆少數民族就業有效的手段。
據介紹,全疆300萬人要就業,占全區勞動力的六分之一,而農村貧困人口占全疆85%,富余勞動力占全疆63%。
而中央要求,通過發展紡織服裝業,要實現百萬人就業。
隨后,新疆進行了規劃,并發布了《關于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的意見》,其中明確指出,2014年到2018年,紡織服裝產業鏈就業容量要達到42萬人;2019年到2023年要達到100萬人。
吉麥?買買提是其中的一個受益者。
他是新疆阿克蘇華孚色紡公司的一名絡紗工。
之前,吉麥?買買提沒有工作,生活困難。經過企業培訓后,他走上了工作崗位。現在,他工資達到了3500元,一年收入有好幾萬。
而像他這樣的工人,在這個公司有500人左右。
“做夢都沒想到能在家門口找到合適的工作。”古麗米熱?吐地興說,高中畢業后在一家技工院校培訓,2013年底來到企業上班,實習工資已達到每月1830元。
今年2月,阿依吐爾遜?阿不來提到怡夢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接受培訓后,直接來到了葉城縣怡夢服飾有限公司,并很快脫穎而出,成為了辦公室管理人員。
的確,各地就業計劃已經拉開。
比如,多家紡織服裝企業在阿克蘇紡織工業城先后投產,2014年年初,這里在崗員工已達7000余人,維吾爾族員工就占51.4%。
“到2020年,我們要實現拉動就業15萬人的目標。”阿克蘇紡織工業城(開發區)管委會經濟發展局局長張彬說。
同樣,庫爾勒紡織服裝城,預計可為20萬人提供就業崗位。
“我們要安置17萬人就業,希望通過努力,石河子服裝生產加工能達到一億件。”新疆石河子市人民政府副市長樊文明說,這樣會大力促進新疆服裝產業的發展。
“這是我們的歷史機遇。”中國服裝協會名譽會長杜鈺洲說,我們有著巨大機會通過這一民生產業初步解決就業。
這正是產業的需要,“今后一個時期,我國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的綜合優勢很大。”中國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王偉說,這有利于鞏固和提升我國紡織服裝產業的競爭力,并為我國紡織服裝業轉型升級贏得時間和空間。
更重要的是,隨著西部大開發,具有全國最多陸路口岸的新疆,將迎來巨大機遇。
這是一個大市場。
西部門戶
據介紹,新疆注冊的428家紡織服裝貿易公司,每年出口紡織品服裝82億美元。其中,產品貨源地出口額達到了69.77億美元。
而很多企業早就看到了商機。
十幾年前,森馬集團在新疆進行市場開拓后,就開始進軍中亞市場,現在其旗下童裝品牌巴拉巴拉已把店面開到了哈薩克斯坦。
而德匯集團董事長錢金耐,29年前就從溫州來到烏魯木齊。
他在新疆精耕細作了8個專業市場,主要針對中亞、西亞、俄羅斯的貿易,去年出口達到了60億元。
“中亞、西亞、俄羅斯市場巨大。”于是,他去年又啟動了一個15萬平方米、總投資25億的項目,建立中國紡織服裝商貿交易中心。
的確,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門戶,“新疆地處絲綢之路經濟帶國內帶的最前沿,位于亞歐大陸的中心,是連接我國與中亞、西亞、南亞和歐洲地區國際大通道的關鍵結點,”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宏觀部部長余斌說,新疆也是多元文明交相輝映的大舞臺,對于保障國家能源資源的安全,維護邊疆和諧穩定,實現長治久安極為重要,在亞歐合作中發揮作用。
顯然,中央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提出,給新疆帶來新格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逐步形成以東部沿海地區為引領的開放格局。但廣大內陸地區對外開放水平、廣度和深度明顯不夠。
“以絲綢之路經濟帶合作為契機,會加快擴大向西開放,有助于釋放內陸開放的巨大潛力。”余斌說。
而中國一提出“絲綢之路經濟帶”后,就得到國際社會廣泛響應。
“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30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有望通過各方努力形成共識,提高區域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盈。”杜鈺洲說。
顯然,一系列的措施已經規劃和落實。
比如,新亞歐大陸橋“中國吉爾吉斯烏茲別克”鐵路的建成后,烏魯木齊火車南站將成為“東聯西出”、“西進東出”重要的進出口商品集散地和中轉站。'
與此同時,火車南站將以現有的倉儲物流、商貿城為基礎,打造升級版的服裝批發市場,倉儲物流中心的優勢也顯而易見。
原有的火車頭外貿城、商貿城等商業區,也將接過大小西門等商圈服裝經銷產業的接力棒,進而形成集群化的服裝經銷集群。
“我們最近要加大對向西國際貨運班列開通,計劃開通到土耳其、俄羅斯、歐洲三條鐵路。這樣通過鐵路的運輸物流,到達歐洲大概只要12天左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副主任梁勇說。
“位于亞洲大陸中心的新疆,可以定位為品牌亞洲研發中心、營銷體系,打造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紡織服裝品牌。”余斌說。
中國服裝協會會長王天凱也很認可余斌的判斷,“未來世界中心轉移,亞洲是重點地區,要立足更長遠來思考和布局,未來面向全球布局。”
的確,“絲綢之路國家戰略的提出,為新疆大開發,包括服裝在內的產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動力。”中國服裝協會副會長陳國強說。
當然,作為絲綢之路的核心區域,不僅是國際出口,新疆本身衣著消費也是一個大市場。
據統計,新疆城市人均收入在全國排第28位,新疆城市人均消費支出在全國排21位,新疆城市人均衣著支出在全國排第9位,達到了2031.14元。新疆農村純收入在全國排名第22位,農村人均消費支出排名全國第20位,衣著支出在全國排第14位。
按人口計算,新疆衣著消費占消費品零售總額的13.63%,全國還不到10%。
由此推算,全疆衣著消費總額現在是253億,從2008年到2012年,新疆加權的人均衣著消費支出年均增長16.11%,超過全國14.81%的水平。{page_break}
內生動力
因此,東部企業要抓住這個機會,重新進行全球布局。
而新疆也要抓住東部沿海服裝產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良好的機遇,發揮東部企業品牌、市場管理技術優勢,走集群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
但核心,還在于新疆紡織服裝業該如何發展,如何打造核心競爭力。
“除了依靠東部紡織服裝企業向新疆內地的轉移外,”梁勇說,我們還要通過營造產業氛圍,使新疆本土紡織服裝企業茁壯成長,特別是一批民族企業能夠茁壯成長。
“首先第一步,應當是在民族特色服飾生產上取得突破。”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產業協調司巡視員賀燕麗說,要形成知名品牌,提高市場占有率。
“不要去搞同質化,不要去搞規模化,要做特色,”王天凱說,把新疆自己的特色做得最特、最精、最專,努力發揮新疆特色。
這得到了錢金耐的響應,他認為,新疆民族服裝,有著歷史傳承,進行品牌運作后,就會和30年前的溫州一樣,一村做一個品類,實現“一人一手藝,一村一產品,人人有收入,村村有發展”。
“南疆地區的地毯、刺繡、民族服裝非常有優勢,我們首先就應該加大這方面的發展,”梁勇說。
顯然,發展服裝業,新疆已經有一定的產業基礎。
比如,巴州紡織有1000萬錠,占新疆半壁江山。目前,已經引進了富麗等11家龍頭企業,下一個發展重點在印染、織布和服裝加工。
而八一棉紡廠就在石河子誕生,這里人才資源有優勢,并且產業鏈條比較全,從棉花種植到紡紗、印染以及加工,整個鏈條都很完善,還有印染污水處理系統。
同樣,阿克蘇南疆已經打造成初具規模紡織工業城,形成130萬錠的紡紗,100萬件的服裝加工能力,同時正在建設水處理,以及物流園等基礎項目。
的確,新疆發展紡織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