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盛又一門店歇業 多家百貨觸網求人氣
“不管是關門店、經營網店、增加自營,這都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做法。現在百貨業需要全方位的改革,在大數據基礎上,根據客戶特性指定經營方針,由傳統的經營商品向經營客戶轉變,同時,也要對企業的組織體系進行重新構建。”賴陽認為。
就在7月,銀泰商業發布公告稱,銀泰與阿里巴巴組建合資公司,雙方將加深銀泰商業與淘寶、天貓在O2O領域的合作。銀泰商業在積極拓展電商合作渠道方面的努力,還表現在銀泰網上商城的運作上。而在之前王府井百貨、西單大悅城等都在通過與騰訊、阿里巴巴的合作來聚攏人氣。
“百貨業轉型的現實困難很多,尤其是電商沖擊十分嚴重,但這并不代表沒有出路。反觀國外經典的百貨品牌,雖然也受到電商擠壓,但仍很好地保留了品牌獨特性,并將科技融入到商業經營中,更為精準地服務于客戶,這些都值得國內百貨行業借鑒。”張平介紹。
7月23日上午,記者來到位于東四環大郊亭橋西南角的百盛百貨。在商場正門上,張貼著商場歇業整改的公告,但商場于何時恢復營業并未說明。目前商場的展示櫥窗已清空并被遮擋,看不出商場內部的情形。在記者到達的10分鐘里,已有十余名消費者向保安詢問商場營業情況,在得知歇業后悻悻而歸。對于歇業事宜,記者致電北京百盛方面,但未就此事得到答復。
據知情人士介紹,百盛東四環店2007年正式開業,當時瞄準的是泛CBD周邊的社區消費者,但近兩年的經營狀況不盡如人意,目前歇業整改也并非意料之外。“大郊亭附近社區眾多,購物中心、超市本身就不缺乏。百盛在這里還是做百貨加超市的傳統百貨微縮版,缺乏對周邊消費者的獨特吸引力,是導致該門店歇業的重要原因。”北京商業經濟學會秘書長賴陽說。
實際上,目前百盛在北京另外兩家門店的人氣也并不旺盛。本周二晚7點,記者來到百盛復興門店,本應是下班后商場熱鬧的時候,但偌大的一層化妝品區顧客不足10人。對比更為鮮明的是百盛太陽宮店。每到飯點,百盛對面愛琴海購物中心的餐飲店人氣旺盛,而百盛則是門可羅雀。
百盛今年在全國已有3家門店關門歇業,而據記者統計,兩年以來百盛在國內已有7家門店關門。從1994年百盛進駐中國,并在北京復興門開設門店以來,百盛迅速發展成為外資第一店。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