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進口品牌童裝5%有問題 一半是“中國制造”
“六一”兒童節臨近,媽媽們精心為寶寶購置過節新裝。眼下,進口品牌童裝是不少媽媽的首選。
進口童裝的質量如何?日前,杭州市消保委針對杭城在售的進口童裝進行了一次消費比較試驗活動。結果發現,20個受檢的進口品牌童裝產品中,只有一個韓國品牌童裝被檢出纖維含量與吊牌標注不符,“吊牌上標注衣服為100%全棉,實際檢出是棉95.4%,聚酯纖維4.6%。”杭州市消保委負責任人介紹。
此外,市消保委工作人員在抽檢中發現,20個進口品牌的童裝,其中一半的真實身份是“中國制造”。
進口童裝5%有問題,韓國某品牌被檢不合格
日前,市消保委工作人員以消費者的名義從萬象城、杭州大廈、杭州百貨大樓、銀泰百貨武林店、銀泰百貨湖濱店和利星名品廣場等6家大型商場隨機購買了共20個品牌的童裝產品,其中童裝品牌涉及法國、美國、西班牙、瑞典、日本和韓國等。
從這次比較試驗的情況看,20個樣品中,有19個樣品所檢指標全部符合國家標準規定,有1個樣品的部分所檢指標不符合國家標準規定。
有問題的樣品,具體是產地在韓國的allo&lugh(阿路和如)童裝。“其被檢出纖維含量與吊牌標注不符,吊牌上標注衣服為100%全棉,實際檢出是棉95.4%,聚酯纖維4.6%。”杭州市消保委負責人說。
專業檢測人員介紹,一般說來,服裝面料中纖維含量偏差超出標準要求的原因,主要是服裝企業不重視質量。企業自身的質量意識不強,沒有形成有效的質檢機制。有些企業對纖維成分概念不清,對纖維的性能不了解。
杭州市消保委負責人介紹,在抽查中發現部分童裝品牌商家對于面料進貨后的質量把控存在管理漏洞。“雖然這次檢測出來不存在非常大的問題,但也可能是一個消費隱患。如果面料中殘留有毒有害的物質,那么衣服穿在孩子身上,就有危害了。”
同時,杭州市消保委指出,目前,商場出售的童裝整體上要好于市場上出售的童裝。
一半進口品牌童裝真實身份是“中國制造”
此次抽檢中發現,20個進口品牌的童裝有10個是在國內加工生產。“一些進口品牌的服裝甚至是在國內制造的,貼個國外品牌的商品,價格也自然被抬高了。”
杭州市消保委的調查發現,相同材質的T恤,進口品牌比國產品牌價格貴1至1.5倍。
也就是說,國內品牌兒童服裝的市場售價如果每件在百元以上的話,換個國外的商標,它的身價就能高達300元以上,甚至上漲到每件七八百元。
調查還發現,受檢的20件進口童裝中剩下的10件,雖然是國外生產,但這些國外加工廠,大多位于越南、緬甸等一些發展中國家。“所以無論服裝本身的品質或做工,這些國家生產的未必優于國內生產的。并且一些進口品牌無非是牌子是進口的,產品生產依舊是國內的。”
購買童裝,盡量選擇棉質面料
據杭州市兒童醫院皮膚病專家稱,相比成人,兒童更容易出汗,汗水與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面料以及染料混合,很可能會滲透出一些有害物質,導致皮膚過敏等癥狀,建議給兒童選購服裝還是要盡量選擇棉質面料,純色為主。不要一味追求款式,選擇透氣、寬松的服裝,以免影響兒童的正常發育。
在“六一”前夕,杭州市消保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選購童裝時要注意看清標識,看其是否有中文標注,是否標明生產廠商的名址、產品名稱、產品號型、纖維含量、洗滌方法、產品標準編號、產品質量等級以及合格證等,切勿購買“三無”產品;買衣服的時候還要聞一聞,要檢查所購商品是否有刺激性氣味或異味。如果有刺激性氣味,可能是甲醛含量高;如果有異味,對健康也有影響,選購時需慎重;新購買的嬰幼兒服裝最好先洗一下再穿,尤其是貼身穿的內衣,這樣既衛生又可以洗掉浮色和一定的甲醛;濃艷的色彩和有印花的服裝,以及一些經過抗皺處理的服裝中甲醛含量一般偏高,購買時注意選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