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購沖擊成為主因 超市服裝“夾縫”求生
多位超市人士坦言,在服裝店遍地都是的今天,超市服裝銷售額年年下降成為多家超市的尷尬。受電子商務、專業服裝店的沖擊,超市的服裝銷售越來越難。業內人士指出,超市服裝區受經營面積大小等綜合原因的限制,高端品牌服裝廠商不是特別看好超市,而超市又不想放棄這個“潛力股”,超市服裝不得不艱難地生存在這“夾縫”之中。
超市服裝門庭冷落
“款式不夠時尚,沒有特色。買衣服我不去超市,一般是在小店或網上搞定。”家住海口市南寶路的廖怡說起超市里的衣服,連連搖頭,“購買超市的打折服裝還不如在網上選購呢,價格還更便宜。”
記者走訪市區家樂福、大潤發等超市,發現各超市都設立了服裝銷售專區,不過現場選購服裝的市民卻寥寥無幾。采訪發現,超市出售的服裝在款式上大多比較簡單,休閑、運動服占了一半以上。超市所售服裝,有一部分是自營品牌,對于這些服裝,超市的自主性比較大,過季的、斷碼的、套裝配不齊的,在價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超市便以“特價”的形式出貨,價格往往要比原價至少低20%左右。
“季節性產品比較好賣,如短褲、泳衣、拖鞋類。”家樂福超市相關負責人陳玉說,紡織類產品銷售占超市10%左右的份額,其中包括服裝、毛巾、棉被等。從目前的銷售情況來看,與去年相比,整個紡織類銷售算持平狀態,整體形勢并不樂觀。
大潤發國興店相關工作人員也證實了這一說法。“除了一些老年服飾,好賣的就是季節性產品,服裝銷售并沒給超市帶來大的利潤。”該工作人員介紹,受電子商務、專業服裝店的沖擊,超市的服裝銷售越來越難。截至目前,該超市服裝銷售額同比去年算是持平,不過除去各種運營成本,其實還是虧本的。
“服裝銷售占超市的經營面積不小,卻沒有帶來相應的銷售額。”大同貨倉相關負責人無奈地說,現在大家都提倡“一站式”消費,超市正向著多元化發展,賣服裝正是業務拓展的一個方向。但是如今服裝市場競爭激烈,而超市服裝區的業績不好,“做”與“不做”都很為難。
款式品牌缺乏賣點
從事會計工作的楊婷說,超市的衣服便宜是便宜,可就是款式沒什么個性,千篇一律,缺乏吸引力。買一些拖鞋、睡衣還可以,買時裝還是喜歡到商場或專賣店。
陳玉說,超市經營的服裝主要定位在大眾群體,而低廉的價位是其最大的市場競爭力。不過一些超市銷售人員表示,雖然超市里銷售的服裝基本涵蓋了各個年齡層的消費者,但其實只有中老年服裝的銷售情況還算不錯。
記者在超市隨機采訪了一些顧客,多數人都表示對超市的衣服“不感冒”,認為超市的衣服雖然相比專賣店或百貨商場的衣服便宜,但樣式較為“老土”。
多位市民表示,和專業的服裝商場相比,超市服裝銷售除款式品牌缺乏吸引力外,試衣間較少、售后退換難等也是困擾許多消費者的問題。
網購沖擊成為主因
“主要原因是網購沖擊。”陳玉告訴記者,超市的服裝同大商場走的是不同路線,商場走的是高端路線,而超市走的是中低端路線,所以商超競爭是不存在的,不過,受網購的沖擊,多數市民前往網店淘貨,這讓原本不好做的超市服裝生意遭遇更大的危機。網購的服裝與超市的服裝,無論是品牌還是質量都是差不多的,但網購的價格卻要比超市低很多,如此一來,超市不得不縮小場地,綜合來說,盈利也就越來越少。
服裝銷售無大的利潤,為何超市還要劃片區經營呢?大潤發超市的一位負責人解釋說,大型超市要保證經營貨品的多元化,超市的人氣、人流更是蘊藏了無限的商機,因此,大型超市都努力在各個領域尋求利潤的增長點,經營服裝有著很大的市場潛力,大家都在摸索著前進。另一方面,長期經營品質好、價格低廉的服裝,能夠樹立起超市的價格形象,超市拿出大空間來賣服裝,也可以說是在培育市場。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業內人士則告訴記者,保留這塊市場屬于無奈,因為現在超市都倡導一站式購物,走進一家超市,要能買到生活中所需的所有商品,服裝銷售是超市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由于超市服裝款式單一,缺乏吸引力,看的人多而買的人少,這是不少超市面臨的尷尬。
錯位競爭強化體驗
海南大學經濟學教授王毅武分析認為,在網商時代,百貨業持續疲軟,2013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全國140家重點上市類百貨公司及購物中心,近三成企業銷售額同比出現負增長。而海口市超市服裝銷售門庭冷落也是必然。
在這種情況下,實體超市必須跳出“價格戰”,另辟蹊徑。王毅武指出,營造獨一無二的購物氛圍、強化服務、提升購物體驗等都是吸引消費者的重要手段。相比于網商,實體店的購物體驗是無可比擬的,通過最真切、最真實的購物服務,帶給市民最直接的購物體驗,相信能增強實體店的競爭力和吸引力。
實體超市可以不再將打折作為賣點,而是以文化活動、創意展示、場景模擬為推廣重點。另外,實體超市促銷中也有不足之處需改進。比如,不少服裝品牌在活動期間尺碼大多不全,拒絕消費者退換貨,一味以低價來吸引顧客,缺乏獨特的定位。
針對目前一些超市服裝銷售雜牌多、款式單調的現狀,專家建議,品牌化是超市服裝銷售跳出“怪圈”的有效途徑。商家可以采取錯位競爭策略,向供應商采購專供超市的批量產品,把重點放在款式變化相對較小的襯衫、內衣、鞋襪等方面,把“超市服裝”與“百貨服裝”徹底分開,憑借超市的優勢真正做到物美價廉而又吸引顧客。
在王毅武看來,百貨超市的轉型是必然,但轉型的模式并非惟一,“關鍵在于怎樣更好地根據客戶需求做調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